【江山·根與魂】【星月】我的勤工儉學路(隨筆)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親眼見證了好多家庭為了孩子上學在經濟上的巨大付出,當孩子步入小學,馬上面臨著一系列的資金消費:雖然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免除了學雜費,可是孩子的各種保險、校服費、教學材料費以及參加各類輔導班的費用,還是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壓得家長們喘不過氣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不由自主地回憶起我上小學的時候——我上了五年小學,沒有花一分錢學雜費。
有人會問,你們那時候上學不需要花錢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上學當然要花錢,不過我可以自豪地告訴你:我們上學的錢是我們自己掙的,也就是說我們勤工儉學給自己掙的學費。
我上小學時,農村還是大集體的生產方式。我們村里一共分為三個生產隊,我家屬于一隊。每天各生產隊的隊長會在村里的大喇叭里給社員們分配當天的勞動任務。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十幾個或者更多的人拿著農具結伴而行走向田間地頭參加勞動的場景。這樣的勞作方式叫做“一呼隆”或者“大鍋飯”,埋頭苦干的老實人吃虧,偷懶取巧的奸猾人取巧,勞動效率可想而知,可是那個時候國家就是這個政策,人們也只能這樣。
夏天,麥子成熟了,每當?shù)搅烁铥溩拥臅r候,我們的勤工儉學就開始了。
因為是大集體的勞作,很多社員干活都漫不經心,在割麥子時會掉落很多麥穗,社員們也不愿意去撿拾,收麥正是天熱的時候,沒有人愿意冒著大太陽去做這出力不討好的事。可是看著那么多的麥穗被丟棄在麥田里,每個人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畢竟那個時候農村的生活條件也只能是勉強顧得住溫飽而已。
每當開始麥收時,小學都要放半個月“麥假”,因為我們學校的老師大部分都是民辦教師,家里有地,農忙時需要在家里收獲莊稼。學生們放假在家,閑著沒事,就到處亂跑,有的去山上瘋跑,有的去小河溝里玩水。我們的校長劉沛然就找到了大隊干部,說:孩子們在家閑著反而容易出事,不如學校組織學生們撿拾麥穗,手工搓成麥粒,然后集中到一起賣給大隊,得了錢算孩子們的學費。大隊干部一聽此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于是欣然同意。
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每個人戴著草帽,拿著一個小柳籃,奔赴每一塊剛剛收割完的麥田,開始撿麥穗。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冒著高溫,彎著腰在麥地里撿拾著每一株遺落的麥穗,汗水順著我們的額頭灑落在地上,大家切身體會到了古人詩歌里“汗滴禾下土”的意境,從心底里認識到了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到了快晌午時,我們坐在田地邊的樹蔭里,開始“加工”麥穗,抓起一把麥穗在柳籃的邊上揉搓幾下,然后把麥秸麥芒扔出去,留下土色的飽滿的麥粒,全部弄成麥粒后返回學校。劉校長早就在學校等著我們了,我們排著隊,挨個過稱,另一個老師記錄下每個同學撿拾麥粒的重量。我們回家吃過午飯,等到三四點以后再出去拾麥穗。
麥收半個月,我們撿拾的麥粒達到了好幾百斤,比有幾個壯勞力的家庭分的麥子還要多。拾麥子最多的學生會在大會上受到表揚。學校把麥粒賣給了大隊,為我們積攢了一筆學費?,F(xiàn)在看起來撿拾麥穗確實一勞多得,第一避免了浪費,第二鍛煉了學生們的勞動能力,讓他們懂得了珍惜糧食,第三為我們學校增加了收入,還減輕了每個家庭的負擔。
有了這次勤工儉學的經驗,劉校長帶領我們開始在勤工儉學的路上越走越遠。秋天,劉校長帶領我們去地里遛玉米,遛紅薯。其中遛紅薯最有意思,就像在尋寶。
大集體的勞作方式讓有些人干活總是丟三落四,地壟上的紅薯總會落下很多。我們拿著抓鉤,提著小籃,在社員們挖過的紅薯地里再次翻挖一遍,每當看到粉嫩嫩的紅薯被挖出來時,不由得發(fā)出一陣歡呼,好像撿到了寶貝似的。每次勞動結束,我們會帶著或多或少的收獲返回學校,把“戰(zhàn)利品”上交給學校。當然,秋收結束,我們學校再次多了一筆收入,這樣下來,至少一個學期的學費就湊齊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勤工儉學活動是去市區(qū)挖排水溝。劉校長讓我們每個人拿著鐵鍬,坐著車來到了市區(qū)第十小學旁邊,馬路兩邊排水溝上的水泥蓋板已經被打開,水溝里是散發(fā)著難聞氣味的淤泥,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生活垃圾,好在我們這些農村的孩子從小干慣了農活,見慣了臟東西,這種活難不倒我們。我們分成小組,分好路段開始清理。男同學不怕臟,不怕累,率先跳進了水溝里,用鐵鍬挖出淤泥和垃圾,放到水溝兩邊,我們女同學再把他們清理出來的垃圾運到指定的地點。就這樣,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勞動,我們終于完成了排水溝清理工作,這個時候,已經到了午飯時間,學校為我們買來了饅頭和汽水,每人分兩個高樁饃和一瓶汽水,午飯問題就算解決了。直到現(xiàn)在,高樁饃的味道還浮現(xiàn)在我的味覺記憶里,現(xiàn)在再也吃不到那么美味的高樁饃了。當然,這次清理排水溝也是有報酬的,統(tǒng)一算到我們的學費里了。
在我老家的西山上,種植著很多經濟林,有蘋果、杏、梨樹、大棗、核桃、花椒等,大隊派人專門看守,夏末秋初就到了花椒采摘的季節(jié)。摘花椒是個麻煩活,花椒樹盤枝錯節(jié),枝干很脆,成人不能攀登;樹枝上還有很多尖銳的刺,一不小心就會扎破手,所以摘花椒很辛苦。人們冒著酷暑,汗流浹背,伸出手在樹枝間,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骨朵一骨朵的花椒,好半天才摘一點點,所以沒有耐心的人干不了這活。那一年,劉沛然校長跟大隊干部商量了一下,讓我們小學生去摘花椒,搞勤工儉學。
那一天,我們跟著劉校長來到了西山林業(yè)區(qū),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花椒,只見紅色的花椒像一團團小小的火焰散布在綠色的樹叢間,劉校長簡要說明了注意事項,我們就開始動手摘花椒了。我們每三四個人分為一組,承包了一棵花椒樹。很快低處的花椒就摘完了,高處的夠不著,怎么辦?這時,同學們顧不得劉校長的警告了,幾個身手敏捷的人三下五除二就爬上了花椒樹,為了讓高處的同學心無旁騖,就讓他摘下花椒直接扔到地上,下面的同學再撿起來。很快,每棵花椒樹上的花椒就被我們摘完了??戳謽I(yè)的管理員高興壞了,因為如果派社員來摘,要另外給工分不說,他們既摘不干凈,還摘得慢,為了嘉獎我們,林業(yè)管理員就去附近的棗樹林里摘了一柳籃大棗拿了過來,讓校長分給我們,校長讓我們排好隊,一人分給一捧大棗??粗旨t又圓的大棗,我們饞壞了,也顧不得清洗,直接放進嘴里就吃起來??墒且粫捍蠹揖桶櫰鹆嗣碱^:原來我們的手剛摘過花椒,染上了花椒的麻味,這本來應該香甜的大棗吃起來卻有了一些麻辣的怪味,可即使是這樣,我們依然吃得津津有味,自己用勞動換來的果實,就是美!
在生產隊的時候,種地很少用化肥,都是農家肥,除了大糞,豬糞,羊糞,牛糞等,就是用草根,樹葉或者麥秸,玉米秸稈漚的草秸糞。為了積肥,生產隊還發(fā)動那些年老的社員去馬路上拾糞,然后攢起來漚成肥料上到田地里,因此以前的糧食產量雖然不高,但是吃起來口感好,就是因為不用化肥的原因。為了勤工儉學,劉校長也打起了積肥的主意。
夏天到了,天黑的也晚了,劉校長讓我們每天放學后都去拾羊糞,然后統(tǒng)一交到大隊,每到月底稱量一次,大隊把錢給學校。于是我們放學后,從家里拿出一只小糞筐,有的同學去羊群經常路過的鄉(xiāng)村小道上等候,有的同學去村里的羊圈旁等候,有的同學干脆爬上山坡,到羊群經常吃草的地方尋找。羊群來了,等它們呼隆隆地過去之后,地上立馬落下一層黑乎乎的羊糞蛋,我們立刻用手撿拾,手慢了就被別人搶走了,沒過多長時間,小小的糞筐就裝得滿滿當當了。我們拿著糞筐來到大隊,當著村里會計的面,把羊糞蛋倒在大隊院子里的羊糞堆上。會計眼很毒,哪一天誰來誰沒來他清楚得很。村小學就幾十個學生,哪家的孩子他都認識。誰偷懶,干活不踏實,拾的糞少他都一清二楚。如果他心情不好了會告訴校長,這個倒霉的孩子一定會免不了一頓批評。
小學五年,我們靠著勤工儉學,免費讀完了小學。正是因為勤工儉學,鍛煉了我們的意志,培養(yǎng)了我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和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同時感受到了農民勞作的辛苦和不易,更加珍惜糧食,而且在勤工儉學中學會了簡單的農活,在生活中懂得了分擔父母的勞累,讓父母見證了我們的成長。
1981年,我小學畢業(yè),在初中錄取通知書上的結尾處,赫然印著一行小字:本學期學雜費:9元。從此,我結束了我的勤工儉學路,開始了我的中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