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根與魂】【山河】千里尋親(故事)
有句經典語叫百善孝為先,是我們國家儒學思想的重要代表,也是中華遠古時代道德文明的體現(xiàn)。孝,提倡作為子女們,一定要要對父母和老人尊重。既要敬愛父母,也要贍養(yǎng)老人。如果,作為子女不能夠做到孝敬父母,不能敬到愛父母和老人,就是屬于大逆不孝的行為。
方觀承,就是古時候孝敬父輩祖輩的一位比較典型的代表,被譽為方孝賢。他出生在清朝乾隆年間,祖父和父親都在朝中做官。后來,祖父和父親因為一樁文字獄案被發(fā)配北疆。他和哥哥因為年齡幼小,沒有被隨同一起流放,但被抄家后他們已經無家可歸,又無法靠乞討為生,幸好有長老收留,寄食在這座叫做清涼山寺的寺廟里,靠寺廟里的香火施舍為生,過著非常貧寒困苦的日子。
在寺廟里,方觀承和哥哥每天都是含著淚水度過來的。寺廟里的經濟來源完全靠香火錢來維持,來寺廟里進香的人多了,寺廟里有了香火錢,方觀承哥倆就能吃飽一點。如果來進香的人少了,或者因為天氣不好沒有人來進香,寺廟里也就沒了經濟來源,他哥倆就會跟著吃不飽,甚至沒有飯吃。特別是在寒冬臘月里,他們兄弟兩個更是饑寒交加,受盡了他們這種年齡的孩子根本無法承受的苦。
幸好,寺廟里的長老很有善心,對方觀承和哥哥給與了特別照顧,又吃得盡量先滿足他哥倆。但畢竟那個時期民間經濟也不好,寺廟的收入還是非常微薄,長老和方觀承哥倆一樣,也是有一頓沒一頓的。
雖然,在寺廟里過著饑不飽腹的日子,但方觀承沒有因為生活艱難而讓自己萎靡不振或者消沉,一定要找到親人們的信念讓他和哥哥忍辱負重,始終不懈地堅持著。隨著年齡的增長,方觀承每日里更加想念祖父和父親,他晚上都睡不著覺。和哥哥商量,決定一起去北方的邊疆尋找在黑龍江配軍服役的祖父和父親。
經和各個再三商量,打定了主意,方觀承就向長老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長老聽方觀承說他要和哥哥去黑龍江去找他的祖父和父親,堅決不答應,他認為方觀承弟兄兩個的年齡都太小了,還沒有成年,要去黑龍江尋找他們的祖父和父親,談何容易,多達幾千里的路途上還存在許多風險,像寺中強健的僧人都很難走到,他兄弟倆怎么能應付得了?又怎么能走得到呢?長老說方觀承德這個想法太荒唐,他是不會允許他們弟兄去冒這個險的。
方觀承和哥哥給長老跪了下來,含著眼淚懇求長老,說他們的祖父和父親現(xiàn)在很遙遠的地方,他和哥哥始終都在想念著他們,祖父和父親一定也在掛念著他和哥哥。他們弟兄在這里可以依靠長老生活,不用擔驚受怕,但不知道祖父和父親現(xiàn)在怎么樣,他和哥哥很擔心。如果他和哥哥找到了祖父和父親,祖父和父親一定會非常高興。
長老聽了后仍然不答應,這里離黑龍江太遠了,他們倆又不認識路,還要翻很多大山,一路都是野嶺荒漠,許多地方還沒路可走。就他們兩個小孩子,怎么受得了呢?如果他們弟兄兩個出了意外,又該怎么辦?
這時,一位僧人走來,遞給找長老一個白面饅頭,說是一位香客送來的。長老接過來,把饅頭一分為二,給方觀承兄弟二人一人一半。
方觀承把這半饅頭還回長老的手里,說這塊饅頭理應長老前輩先吃。
長老笑了,接過來用指尖掐了一點放進嘴里,又遞給方觀承,讓他把這塊饅頭吃下去。
方觀承開心地咬了一大口,突然掉下來眼淚。長老一看方觀承流淚傷心,忙問他怎么了。方觀承哽咽著對長老說,他在這里有白面饅頭吃,不知道祖父和父親是否也能吃上白面饅頭?
長老看看方觀承,深為他的孝心感到欣慰,撫摸著方觀承德頭,贊賞他真是一個既懂事又孝順的好孩子。
吃完這塊饅頭,方觀承又給長老跪下來,磕了個頭,堅定地表示決心要去尋找祖父和父親,知道去尋找祖父和父親的一路上會讓自己的身體受到折磨,路上也會遭受到許多艱難,但它們不怕勞累,再難煞的日子都能接受,決不后悔,也決不會后退,一定要找到祖父和父親,讓他們放下心來。
方觀承的這一番話感動了長老,并為方觀承兄弟的義舉所欽佩。經過一番慎重思考后,長老最后還是答應了方觀承千里尋親的請求,想盡辦法為方觀承弟兄籌集了一些路上用的碎銀兩,并為他哥倆做了幾雙厚底布鞋,供阿門路上穿用。走長途,靠的是腿,鞋是不可缺少的,否則,寸步難行。
幾天后,方觀承和哥哥向長老跪別,感謝長老這一段時間對他弟兄倆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更對長老贈與他們哥倆路上的盤纏費表示了千恩萬謝,并鄭重承諾,他們決不會忘記長老的大恩大德,來日一定回報。
長老扶起方觀承梁弟兄,含著眼淚對方觀承說,你們兄弟去尋親的這一路會非常辛苦,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切記晚上不要走夜路,路途上盡量找有人家的地方借宿,再向他們要些吃的。遇見岔路不知道怎么走,就多問問當?shù)氐睦先思?,千萬不要盲目的走路。如果找到你們的祖父和父親后,就捎個信給我。
方觀承和哥哥點頭答應著,又跪下給長老磕了個頭。在長老千叮嚀萬囑咐下,方觀承和哥哥戀戀不舍地哭著,一步一回頭離開了長老,踏上了尋找親人的千里長途跋涉。
一路的艱辛字是一言難盡,特別對于這兩個孩子來說,更是一個磨難。他們哥倆于南京到黑龍江之間,曲曲折折,徒步幾乎近萬里之多。而且,他們倆常常是人這疲憊日行百里,吃不上一頓飯,靠幾捧山泉水充饑,晚上睡覺都是找個山洞或者尋個破廟,曲卷著將就一晚,天不亮又繼續(xù)趕路。
對方觀承來說,千里迢迢尋找親人的一路,那種艱辛,一般成年人都難以承受,但他卻懷著一顆孝賢之心堅強地挺了過來。
從江南到塞北,這一路的所見所聞和無數(shù)坎坷,讓方觀承他哥倆歷經滄桑世故,也閱盡了人間風土。同時,他也把自己歷練成了一個見多識廣和人情豁達的有志之士,被后世人贊譽為最有孝心,最懂禮數(shù),也最有才華的得志青年,成為了乾隆時期最著名的“五督臣”之一。方觀承只要為官一任,就能全力地造福一方,他做出的許多為老百姓利益的政績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