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二月,放飛心靈的風箏(隨筆)
驚蟄剛過,幾個老同學受邀與老班長會面,雖說老態(tài)龍鐘,同學相見除了寒暄仍然要打鬧一番,那種無拘無束、親親密密的感覺仿佛又回到50年前的課堂。看著老同學一個個頭發(fā)斑白,臉上爬滿皺褶的面孔,頓然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的感動。幾十年了,我們爬過不同的山,涉過不同的水,走過不同的路,卻依然保持著情同手足的友誼,共同面對生活,共同一天天老去。
班長還是那樣清瘦,只是頭發(fā)少了一些,還是那樣較真負責,縝密周到,提前預定了午餐,安排好了議程,使我們這次相聚有了特殊的意義。
很早就給我說過,只要我們過來,一定要帶我們?nèi)蓚€有意思的地方看看,我對陽泉市并不陌生,一來相距不遠,二來這里有親戚、同學,在單位工作時也有業(yè)務聯(lián)系常常往來于此,陽泉又是外地與山西交往的交通門戶,所以印象很深。哪里是“兩個有意思的地方”?不得而知,短暫的休息之后班長便帶我們前往第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是陽泉市依托工業(yè)遺產(chǎn)資源,在水泵廠原址改造成的紅色記憶、城市記憶、工業(yè)記憶、童年記憶、生活記憶等內(nèi)容的陽泉記憶主題館。1946年就開辦的水泵廠鑄造分廠清鏟車間內(nèi)紅磚舊瓦,老廠房、舊設備,老照片,舊標語,每一處都承載著水泵廠的發(fā)展印記。身臨其境,似曾相識,不由肅然起敬,水泵廠有過輝煌有過榮耀,隨著時代的進程漸漸走向衰落,又何嘗不是國家民族工業(yè)的興衰歷程?
老大哥在一臺舊車床前撫摸著上面的機件久久不肯離去,他曾經(jīng)親身操作過同樣的機床,是廠里的頭牌車工,在火紅的年代日日夜夜車削工件。改制,被迫下崗,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機床,此刻他在回想什么,是轟鳴的機聲,還是飛濺的鐵花,只有他知道。
班長站在“陽泉市家具廠”廠牌下,臉上寫滿了的無奈與惆悵,他是家具廠廠長,曾經(jīng)指揮著工人們揮汗如雨、加班加點打磨出一套套精美的家具。同樣是改制,紅紅火火的家具廠被破產(chǎn),一廠之長同樣流落街頭。他眷戀地望著那塊廠牌,百感交集。班長的心情我理解,二十幾年前,看到自己曾經(jīng)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工廠被拆成斷壁殘垣,腰腹便便的開發(fā)商指揮著建筑大型機械在破磚礫瓦上肆意橫行時,有無數(shù)個夜晚難以入眠。
扳手,鐵錘,手鋸、銼刀、劃針、分規(guī)、臺虎鉗,游標卡尺,高度游標尺,等等等等工具,勾起了我們共同的回憶,觸到了我們這些老家伙的軟肋。從哪個時代過來的人,我們有誰沒有用過?在單位用它賺錢,在家里用它修修整整。如今已物是人非,縱有百般心致,萬籟在耳,也不過與過往的人生繞指糾纏。人造革提包、皮箱、四大件、“三轉(zhuǎn)一響”等家庭生活使用的老物件,桔子粉,麥乳精,大光香煙,全國糧票,供應證,我們的前半生哪時哪一刻離開過,木頭風匣,把風吹入灶底使火旺盛,造就了千家萬戶的人間煙火,紙筋笸籮里的一針一線,蘊含著母親的溫暖,搪瓷鐵盒盛滿了我們的甜蜜,還有那個冰糕箱,讓夏日里的我們垂涎欲滴……
“一年又一年”,感謝陽泉市政府,打造出喚醒人們生活記憶的平臺,感謝班長引領我們重走一次過去的歷程。映入眼簾的火車鐵軌,從1947—1950—1960—1970……,直到2021,每行進一步,都見證著陽泉歷史的洪流,隨著歷史車輪像鐵軌一樣蜿蜒前行。而我們從1975—1985—1995—2005—2015……,直到2024 ,同樣隨著時代的車輪碾過50個春夏秋冬,多少酸甜苦辣,多少溝溝坎坎,當今一笑,揮之而去。
班長告訴我他家離這里很近,經(jīng)常在這里消磨時間。飽經(jīng)歷史滄桑的建筑、銹跡斑斑的機械設備,映照著曾經(jīng)的奮斗歲月。不禁自問,僅僅是來這里消磨時間?不,他穿行于此是在尋找丟失的青春,失落的希望,昨日的影子。往事如煙,“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艾青《我愛這片土地》詩集)英雄暮年,老班長,珍重!
登上獅腦山,在劍指蒼穹的“百團大戰(zhàn)英雄紀念碑”旁,陽泉市一覽無遺,陽泉是三晉門戶,晉冀要衡,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古稱“晉東雄繞”。陽泉又位于太行山中部西側(cè),稱“三晉妥增”,自1903年石太鐵路通車后,煤、鐵、硫磺等工業(yè)隨之興起,至1936年才形成一個有三萬余人的小集鎮(zhèn),1947年5月,在腥風血雨的重要歷史時刻,陽泉在正太戰(zhàn)役的槍林彈雨中獲得新生,是中國共產(chǎn)黨親手締造的第一座城市,被譽為“中共創(chuàng)建第一城”。
始建于1906年由法國人于設計建造歐式風格的陽泉老火車站,是山西省現(xiàn)存年代最早、最完整的一處百年車站。記得第一次走出山西是在陽泉火車站座火車去北京,那時還小,當火車頭冒著濃煙,拖著震耳欲聾汽笛聲迎面而來時,心驚膽戰(zhàn)的我?guī)缀跻@進父親的褲襠。在昏暗的車廂里,既好奇又詫異,穿山越嶺,數(shù)著隧道度過不眠的夜晚,驚訝地發(fā)現(xiàn)山外竟然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參加工作后由于業(yè)務需要,在這里我乘坐的交通工具由蒸汽機車改為內(nèi)燃機車又發(fā)展為動車、高鐵,進進出出數(shù)不勝數(shù)。
一條鐵軌,拉近了時空距離,一座站臺,記載了我往日的風云過往。車輪滾滾,變得是我的生活,不變的是心中的站臺和那通往遠方的平行的鐵路。每當出差歸來,踏上陽泉的土地時,頓感親切,踏實,仿佛一只腳已踏入家門。老陽泉站,這座飽經(jīng)風雨的建筑,像一位滄桑、慈祥的老人,正默默地見證眼前的變遷。
生長在素有“小上?!敝Q的陽泉人為那條貫穿市區(qū)的河道起了一個浪漫的名字“桃河”,以此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橫跨在陽泉市中心桃河上的桃河大橋,連接著陽泉市的過去與未來,桃河水碧波蕩漾,風吹漣漪,魚翔淺底,鶯鷺齊飛,桃河兩岸的賽魚橋段、四礦橋段、兒童公園段、華聯(lián)商廈段四個重點景觀區(qū)和音樂噴泉廣場、生態(tài)島等成為城市的景觀主軸線,彰顯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時代感、陽泉人們的幸福感。
我在陽泉天橋上看過火車,在興隆街看過美女,在陽泉飯店吃過午飯,在陽泉百貨大樓買過商品,在陽泉郵電大樓前的地攤買過字畫,在陽泉新華書店買過圖書。陽泉市,我走過,路過,住過,吃過,逛過、玩過,陽泉,就是我了解外面世界的第一窗口,是我一生重要的一個驛站。
極目陽泉市,高樓鱗次櫛比,道路四通八達,這座依山造勢的山城并非是“火車拉來的”“煤炭堆成的”城市,而是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包容萬象,甘于奉獻的陽泉人用鮮血、汗水和智慧建設起來的。雖小,但小得玲瓏剔透,獨具匠心,巧奪天工。雖然比不上沿海城市富足,但她是數(shù)百萬陽泉人的故土,陽泉人的家。
風變暖了,云變清了,桃花紅了,柳枝發(fā)芽了,心情好了,好的如放飛天空的風箏,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我們在獅腦山頂指指點點,誰說“廉頗老矣”?愿老同學百事順心,身無大礙,逢兇化吉,益壽延年。
十分感謝班長和老同學盛情款待,感謝老同學一生相伴,愿友誼天長地久。
2024.3
生動感人,情懷高遠。不好意思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