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冬至賦(辭賦)
漫漫夜長,匆匆日短。已臨冬至(1),陰氣興盛之極;還未根萌,陽氣竭衰而緩。光線至偏,出金烏而耽遲;蔭影至長,合暮簾于日淺。幸乾坤以調(diào)和,適日月而交變。正謂否極泰來,物極必反??輼s漸次兮更迭,長短依序兮化轉(zhuǎn)。
是知冬至吉日,初景新生。自此而始,循環(huán)迭更。向南行而止境,往北轉(zhuǎn)而回升。日晷計時,日增樹影于一線;夜漏刻度,夜減水滴于一程。繼而數(shù)九愈冷,交冬水凝(2)。寒風刺骨,河流冰封。水溫滄涼,魚蝦躲于深處;朔風強勁,雀鳥恐于巢傾。大地封凍,光枝垂情。蚯蚓于土壤蜷縮,青蛙于洞穴遁形。陽氣微催,麋角脫落;日光漸照,泉水冽清(3)。至于冬季農(nóng)事,田園活輕。果枝修剪,土地冬耕。理溫棚之蔬菜,關(guān)銷售之經(jīng)營。養(yǎng)殖農(nóng)場,活躍乖萌。促使長膘,家畜保溫于欄圈;增強產(chǎn)卵,家禽活躍于舍棚。精心飼養(yǎng),護佑生靈。免寒風之侵恣,趨膘壯之物型。
若夫溯千年歷節(jié),追萬代青史。開冬至之初年,自周代而肇始。祭天祭祖,敬冬至之歲首;賀年賀壽;迎陽烏之源起。何曰冬至大于年,只因新陽又重啟。然則,漢朝頒章,夏歷儀制。修冬至為佳節(jié),改正月為元日。依舊相互拜訪,度冬至之假期;仍然彼此拜冬,祈健康之軀體。官員絕事而息,商旅停業(yè)而止。和和睦睦,兒女于家中謝恩;虔虔誠誠,皇帝于郊外行祭。鼓瑟吹笙,黃鐘神識。腳步放松,心靈展翅。舉國慶祝,舞龍獅于街衢;全民歡欣,湊熱鬧于集市。斯乃驅(qū)紅塵之疫疾,擎??抵簬?。
至若傳統(tǒng)風貌,冬至民俗。區(qū)域約定,迎冬見獨。含感人之典故,蘊探索而啟途。蓋由痛恨匈奴,嚼餛飩而暢快(3);盼息戰(zhàn)亂,期太平而富足。仲景施方,吃扁食而御凍;民間承續(xù),包水餃而納福(4)。是時雙鉤描紅,據(jù)天氣而取色;九九回暖,填消寒之字圖(5)。朝朝暮暮,醒醒蘇蘇。覓高雅之詩韻,燃寒冬之明燭。繼而釀桂花之冬酒,舉羽觴而直抒矣。
爾其值陰陽之交接,把經(jīng)絡(luò)之調(diào)控。添衣御寒,鍛煉祛病。適量進補,增肌體之功能;量力而行,益元氣而愉靜。況乎暖陽正升,嚴冬蓄盛。素顏誰憐,翠綠誰詠?不悲寒色,度冬至之時;豈生怨情,入溫暖之夢。
【注釋】
(1)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jié)、亞歲等,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22個節(jié)氣,冬季的第4個節(jié)氣,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jié)。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nèi)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祭祖節(jié)日。冬至是四時八節(jié)之一(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jié):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為冬季的大節(jié)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到極致,高度角最小,光線對北半球最為傾斜,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zhuǎn)折點,過后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2)數(shù)九:冬至后,氣候進入最寒冷階段,開始了“進九”和“數(shù)九寒天”?!皵?shù)九”即從冬至逢壬日算起(亦說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一直數(shù)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此時寒氣已盡,冬寒就變成春暖了。
民間流傳的“數(shù)九”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3)三候:一候蚯蚓結(jié)、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蚯蚓結(jié):蚯蚓是一種陰曲陽伸的動物,冬至陰氣生長旺盛,土地里面的蚯蚓蜷縮著身體。麋角解:人們認為麋的角向后生長,是屬性為陰的生物,冬至陽氣初生,麋感知到了陰氣的消退而解角。水泉動:冬至節(jié)氣后,陽氣初生森林里面的泉水開始流動。
(3)餛飩: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以求平息戰(zhàn)亂。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于是每年冬至北方都吃餛飩。
(4)水餃:東漢張仲景在長沙太守位辭官回鄉(xiāng),時為冬季,見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弟子把羊肉和一些驅(qū)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分給求藥之人。人們食后凍耳治好。后人將這面食取名“餃子”或“扁食”。自此每年冬至,中原一帶的餃子成為節(jié)日飯。諺云:冬至到,吃水餃。
(5)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jù)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據(jù)說有經(jīng)驗的老人,能根據(jù)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