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芳華】我的父親愛“較真兒”(征文·散文)
一
父親胃不好,稍微吃得不對,就容易胃灼熱、反酸,一日三餐非常注意。上次來我家,用電飯鍋煮粥,母親說,你這鍋煮的粥又黏又爛,好喝。父親也點頭稱是。我說,你們用的不也是電飯鍋嗎?母親吐槽道,插電口那里接觸不好,總自己停電,熬不好。那我再給你們買一個吧,我隨即回應了一句。
幾天之后,父母收到了快遞,撥通我的電話,母親對我一通埋怨,誰讓你買鍋的,家里鍋多得都要放不下了。
你原來的鍋不是不好使嗎,換個新的,也沒幾個錢。
但父親不肯,他堅持要給我轉錢,說,總麻煩你們,你們還老買東買西的,我有錢,不花你們的,你們受累就行了。
手機很快響起微信提示音,拿起一看,果然是父親,他一下轉了兩千元。我盯著屏幕看了好大一會兒,默默地放下了。我沒有點擊接收,我等著24小時之后,它自動退款。
我那愛較真兒的老父親,耿直了一輩子,無論對誰,他都這樣涇渭分明,生怕“沾”了人家的“光”似的。我心里的五味瓶,總是這么不經(jīng)意間就被他打翻。
父母家毗鄰銀座,他們幾乎天天去銀座買菜蛋奶等日用品,偶然發(fā)現(xiàn)那里有一家烤魚做得不錯,非讓我也去嘗嘗。一天中午,我們走進了那間烤魚店。坐下后,服務員提醒掃餐桌上的二維碼點餐,我拿出手機剛要去掃,父親立刻抬起胳膊阻擋。他兩手緊抱著手機,焦急地翻找著微信頁面,嘴里連連說著不用你掃,以一副不容置疑的口氣,且面帶慍色。我乖乖地收起手機,乖乖地把點餐權交給他。年近八十的父親笨拙地擺弄了半天,站起身喊服務員來幫忙——他寧肯喊服務員,也不接受我的幫助。那一刻,我直感到如芒在背。
鍋很快端上來,父親不停地讓我吃,還幫我搛,好像我是客人一般。我夸張地大快朵頤,直吃得嘶嘶哈哈,夸張地表達著對烤魚的喜愛,不住地夸贊父母眼光好。父母看見他們推薦的美食,被我如此肯定,很開心,皺紋縱橫的臉上堆滿自豪與滿足。吃罷,我一抹嘴,和母親將剩下的魚打包,而任由父親去結賬——既然這樣才能讓他快樂,我何樂而不為呢。
二〇一四年春節(jié),我和小弟兩家去深圳大弟家,陪父母過年。臘月二十九下午無事,父母勸我們出去逛逛,說來一趟不容易。母親、大弟和弟媳在家里準備晚飯,父親親自給我們當導游,去了附近的世界之窗。那天下午,陽光特別好,強烈的仿佛炎炎夏日。在售票窗口前,父親用他不容辯駁的“威權”,攔住一眾年輕人,由他去排隊購票。買好我們的,滿心喜悅的父親又掏出老年證,想為自己換一張免費票,卻被告知不符合要求。父親額頭立刻沁出細密的汗珠,他焦急又懊惱地解釋著,陽光下的白發(fā)閃著光,終于滿臉沮喪地退了出來。我被深深刺痛了,堅持去為父親買票,父親更加堅持地把我拉回來,滿面怒容。然后,他極力掩飾著自己的失落,努力擠出一絲笑顏說,他去過好多次了,根本不想再去,他就在外面等。父親揮手讓我們進去,自己轉身走進樹蔭里。他略帶蹣跚的背影,看上去是那么的落寞和孤獨。
后來說起這事,父親振振有詞地說,你們那么遠去了深圳,就是客人,怎么能讓你們花錢呢?我一時語塞。在他樸素的認知里,誰是“地主”,誰就得盡“地主之誼”,即便是跟自己的兒女,也毫不含糊。
這樣的事情經(jīng)歷得多了,便不再跟父親進行這種無謂的爭搶,尤其是陪他們逛超市,我只負責推車、選品,付款的事情由他去,只要他開心。
二
父親這種愛“較真兒”的秉性,既是性格使然,也有多年從教的原因。零基礎的農村娃坐進教室里,屁股上長牙,手指頭又像小木棍,父親為了讓這些“野孩子”開竅入門,適應“規(guī)矩”的約束,想盡了辦法。他一遍遍糾正孩子們的坐姿,掰著他們的小手教握筆、落筆,告訴他們橫要平,豎要直。一天不行兩天,兩天不行三天,嚴苛得有點兒“不近人情”。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記恨父親的嚴厲,或者在長大后,對父親曾經(jīng)的嚴厲生出一絲絲感激,我們姐弟卻是從小就在他的“威壓”下長大,對他充滿了敬畏。
大弟六歲那年的一個夏日中午,全家人吃過午飯,聚在一起閑聊,正是一天中難得的輕松時刻。父親興致很高,微笑著聽我們東拉西扯,后來又教大弟背一首什么古詩。
母親在廚房洗涮,然后洗了上午剛買的甜瓜,分別遞給我們。大弟接瓜在手,剛要吃,父親說,先背一遍,背出來再吃。大約甜瓜分了大弟的心神,平時智商在線的他,那一刻卻頻頻出錯,連試幾次都不行。父親說,背不下來不準吃瓜。大弟委屈地低著頭,嘴一咧,哭了。父親更加生氣,一手打掉他手里的瓜,怒道,不許哭!去角門下站著去,什么時候背會了什么時候吃!大弟不敢不聽,抽抽噎噎地收住哭聲,一邊慢騰騰地往外挪動,一邊偷偷地瞧著地上的瓜,淚珠不停地滾落。
我讀五年級時,父親剛好回到本村教書(他在附近幾個村子里輪換),我有幸成為他的學生。
一次課上,父親叫我起來回答問題,我沒有答上來,父親指了指門口,讓我到外面站著。當時是第四節(jié)課,別人在教室里朗讀,我在大太陽底下聽。在鄰村讀二年級的大弟放學回來,經(jīng)過學校,見我在外面站著,不解地走過來問為什么,還拉了我的手往教室里拽。我越不動,他越拽得起勁,一邊拽,一邊哭。父親剛開始沒在意,后來見我倆都在那兒哼哼唧唧,就快步走出教室,大聲呵斥弟弟回家。弟弟不甘地離開了,一步三回頭。我狠狠往回縮了縮脖子,希望自己變得更低,低到塵埃里去,低到父親看不見我。
“較真兒”的父親還很“摳門兒”,直到衣食無憂的現(xiàn)在,他依然監(jiān)督著母親精打細算。只是,他的“摳門兒”只對自家人,或者說,只對他和母親,對別人,尤其是來向他求助的村民,十分慷慨。
從教多年,他不知幫助過多少交不起學費的學生。每逢新學期收學費,父親在昏暗的煤油燈下,一遍遍點數(shù)著或新或舊的鈔票,一毛兩毛的、一塊兩塊的,慢慢撫平弄齊。學生家長不時叩響我的家門,坐在燈影里,面帶赧顏地請求父親寬限幾天,或先給墊上。父親停下手里的工作,和顏悅色地陪來人閑話家常,等他們滿意而去,父親再挑燈夜戰(zhàn)。
我不知道父親是如何用自己少得可憐的工資去幫他們墊付學費的,但我知道,凡走進我家家門的,父親從不會讓人家沒面子。用他的話說就是,人要臉,樹要皮,人家張回嘴不容易,咱總得讓人家把嘴合上吧,哪怕回頭我給人淘換去呢。
前院的許叔許嬸家庭困難,一家人一直住在生產隊時期大隊遺留的倉庫里。平日里有什么事情,許嬸就從她家后窗喊一聲,或者我們站在她家窗下喊一聲,非常便利。后來許叔罹患重癥,家人要帶他去醫(yī)院求醫(yī)。父親和母親一商量,把家里僅有的二百元錢給他們送了過去,說救人要緊。
許叔的病最終沒有治好,他們家也一直生活困難,多年后,許嬸跟兒子搬出了村子,那筆錢再也沒人提起。
像這種有去無還的“借款”還有很多,有的是別人忘記還了,更多的是父親硬要人家拿回去的。父親說,你們先用著,我不等錢用。可實際情況往往是,家里早就在等米下鍋了。
老家有一張土黃色的長條桌,那是父親曾經(jīng)的辦公桌,抽屜里有一個鼓鼓囊囊的信封,里面裝了厚厚的一沓紙條,紙張已經(jīng)有些酥脆,上面記錄著東鄰西舍欠繳的學費和其他什么?;乩霞遗既槐晃曳降?,父親看了看說,這個當初忘燒掉了,扔了吧,上面的許多人都作古了,還留它干什么。
對別人總是有求必應的父親,他自己卻從來沒求過別人,因為他“張不開嘴”。凡有求人的事,都是母親出面。我在煙臺讀書時,因為五十塊錢的學費,母親借遍了整個村子,最后不得不找信貸員借貸。父親那時應該已經(jīng)是學區(qū)的會計,但他沒有一點辦法,只能坐在屋子里長吁短嘆。
三
因了這種愛較真的性格,父親沒少跟人起爭執(zhí),許多時候都是,忙也幫了,人也得罪了。而母親,是父親永不失效的“滅火器”,這邊勸勸,那邊說說,一場雷陣雨很快雨過天晴。
于我們而言,看父親的“臉色”行事已成習慣,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先瞅一眼父親的表情。臉色和緩或者面帶笑意,我們的心便隨之一寬;反之,若看上去面有倦意、疲態(tài)或隱含不悅,我們便心下惴惴,趕緊問他怎么了,或者悄悄問母親。小侄子在很小時,就會“閱讀”爺爺臉上的“天氣預報”。
其實,讓老父親開心很簡單,就是讓他感到他對家人一直“有用”,他曾經(jīng)信奉的東西依然被我們信奉。比如,他待人的真誠,比如,他對工作的熱愛,還有他的愛“較真兒”。我愿意成為他,愿意不定時地聽到他的呵斥。在父親的呵斥聲里,我感到了疼愛。
《禮記》有云,“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备赣H的快樂在于他還是這個家的核心,始終被家人所需要和熱愛,我們的快樂在于讓他過得快樂。愛“較真兒”的老父親,父親節(jié)快樂,我們愛您!
人上了年紀,真像個孩子,需要你不斷地哄,最關鍵的是猜透他們的心思。我父親凡事愛較真兒,我們便都學會了順著他,只要他開心,就好。
祝福鳥兒及家人。
做事認真,做人干凈,大約是老師這個群體的共有標簽吧,所以明月哥會有共鳴,當然,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追求。其實,這種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經(jīng)常吃虧的,也經(jīng)常會不被人理解,但說到底,還是堅持做自己。向我們的父輩們致敬,也祝明月哥父親節(jié)快樂。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老父親是個真性情的人,性格耿介,不大合群。他對別人大方,對自己小氣,看不慣的人和事從來不會藏在心里,因而不太好相處,母親經(jīng)常跟在他后頭“滅火”。在我們眼里,他就是老小孩。
問候端午安康。
問候真真端午安康。
父親太喜歡較真兒,有時候都讓你受不了,但沒辦法,這就是他的性格,他也是心疼孩子們,我們就順著他好了。
問候端午安康。
蘆汀宿雁
1.【流年·芳華】我的父親愛“較真兒”(征文·散文)
父親,是大寫的男人,他們大多肩挑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責任,即使剛強、嚴苛,卻也不失溫軟、良善的一面。作者筆下的父親是一名教師,愛生愛兒女,卻嚴苛得有點兒“不近人情”。大弟背不出古詩,不準吃瓜,我答不出問題,罰站在大太陽下。愛較真兒,耿直了一輩子,無論對誰,女兒也不例外,他都涇渭分明,生怕“沾”了人家的“光”似的。只對自己和妻子“摳門兒”,對村民有求必應,墊付學費,送給許叔二百元錢治病,有去無還的“借條”裝了一抽屜,女兒學費卻找信貸員借貸五十塊錢。和兒女相聚,搶著買單,盡地主之誼,教書育人,扶鄰幫親,就是分內。這份樸素的認知里,多是人性的良知和善意。有其父,必有其女,作文的女子也承襲了人性美德,留評,編審,寫作,用心,盡心,精心。落雪在,芳華有繼,流年守門一寶。
我的父親是個真性情的人,可愛又善良,雖然脾氣有點兒大,我們姐弟都深受他的影響。炎炎夏日,雁子注意防暑哦。
我父親一輩子教書育人,有知識分子的那份耿介和認真的個性,也很善良可愛。問候老有所為的斯?jié)摾蠋煱埠谩?
父親樸實本分,大半輩子都在勤勤懇懇地拼命掙錢,只為了讓我們家過得越來越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從未抱怨過一句。我也常常說母親“爸爸把你寵的越來越嬌氣了”在要心里爸爸是個特別會疼人的深沉大暖男。從不多言,卻對家人最能體貼入微,對鄰里樂助于人,是個大家共認的熱心腸。我們同樣感動于有一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父親。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祝福姐姐一家人快樂幸福每一天!
問候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