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色香味美話楓涇(散文)
一
一個人的名字,經(jīng)長輩反反復復、推推敲敲精選,往往都有所意蘊,有所寄托,往往都凝聚了長輩的期盼。
一個地方的名稱,大概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古韻悠悠、歷史悠久的古村古鎮(zhèn),名稱背后往往都藏著耐人尋味的故事。比如,楓涇古鎮(zhèn),我總感覺她的名字里一定有故事。
名字是讓人叫,叫出來讓人聽,是寫出來讓人看的,所以,名字要好叫、好聽,最好還如人臉一樣,好看。
楓涇,自初識,我就對她心生好感。“楓涇”讀起來,拖長的陰平,正如滬人的俚語,依依儂儂,溜溜柔柔,好叫好聽,有嚼味,有意趣。從字面上看,楓,為香楓,夏綠蔥蘢,秋紅燦艷,是自帶彩韻的;涇,從水,為小河,為溝渠,也是自有律動,自蘊靈秀的;合二為一,則有木有水有風,林木、河流、風水,大楓小河,楓蔭郁郁,清流潺潺,多有詩意呀,甚至詩情畫意般,令人遐思遐想。尤其是一個楓字,讓人不由聯(lián)想到楓林盡染,聯(lián)想到江楓漁火,甚至楓橋夜泊。
楓涇古鎮(zhèn),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如太湖流域的無數(shù)村鎮(zhèn)一樣,她縱橫的河流,如網(wǎng)狀的血管,貫通鎮(zhèn)東鎮(zhèn)西,穿流房前屋后。通過這些河道,來自天目山的泉,來自太湖、來自淀山湖的水,源源不斷、柔柔綿綿地泵入這片土地,滋潤著她,激發(fā)著她,令她蓬蓬勃勃、欣欣榮榮。
也許楓涇古鎮(zhèn)并非是“江楓漁火”“楓橋夜泊”的詩意,但我想,作為水鄉(xiāng),這里也定是漁火喚夜月,必定也小楫夜泊歸,也是詩情畫意的。
早在公元502年,楓涇已成村落。曾經(jīng)村內(nèi)遍植荷花,荷姿亭亭,荷花嬌嬌,且村域形似荷葉,故古稱荷葉地,還曾稱芙蓉鎮(zhèn)。又因地處白牛蕩,后改名白牛村。我好奇,后來又為什么改名“楓涇”呢?
二
春風又綠江南岸,疏柳新開翠影齊。那天和風溫煦,我又一次走進楓涇古鎮(zhèn),在她的街街巷巷,在她的浜河岸畔,慢慢悠悠地徜徉,就像一只不慎鉆入她血管里的小精靈,一只好奇的小精靈,想探尋一下她血脈里流淌著的深蘊。
所謂游覽楓涇古鎮(zhèn),其實是逛她市河兩岸的老街。老街的市河,一縱一橫十字交叉,像是古鎮(zhèn)的主脈,流淌著清秀與靈氣,流淌著穿堂而過的古風古韻。人們稱其為楓溪,也是很美的名字。
有人說:古鎮(zhèn)大同小異。我不茍同。楓涇古鎮(zhèn)是獨特的。
楓溪河翠碧,靜水流深。河面搖擼晃晃悠悠,船客滿面恬然、悠悠自得。河岸的枕水人家,有的吊腳探水,有的石駁踏水,有的臨窗顧水,還多有老虎窗。石岸濯水,讓人感覺別致與親切。倚窗顧水,則讓人浮想到“小軒窗,正梳妝”的雅致。有時,我獨自靜靜坐在岸邊的石條凳上,或者倚在臨河長廊的美人靠上,看搖擼蕩過去蕩過來,或者只是凝視枕水人家的窗臺出神。我喜歡這樣的怡怡然然、恬恬靜靜。
溪跟著水走,老街隨著楓溪走,吸收著河之水韻、水之碧波蕩漾與清清渟渟。一條條弄巷,從老街向外擴散,把水韻輸送到每一戶人家,每一個角落。來到楓涇,明顯感到這里飄逸著的人間煙火氣,特別地溫溫婉婉、柔柔曼曼。鋪滿老街的條石,被無數(shù)次踏磨,被人煙熏染,似乎少了山野的粗獷,而有了人世的溫情。老街上的建筑,磚木結構,黛瓦粉墻,古色古香。那一面面木板門,那一扇扇木格窗,浸染人間煙火,沉淀了時光,故而墨黛深沉。在如此街巷里,被彌漫蕩悠的古色縈繞,似是潛行在濃稠的古韻流中,被淹沒,被浸染,被沉醉。
喜歡清靜的我,盡量規(guī)避鬧騰之地??蛇@天,楓涇古鎮(zhèn)熙熙攘攘,甚至有些擁擁擠擠。經(jīng)歷了三年疫情,我竟然欣喜并欣然接受和投入到了這摩肩接踵中。我明白,疫情之困,禁錮了人心,困擾了社會。如今,同心抗疫終于功成,大地開春日漸暖融,人心如春潮涌動,可以自由呼吸、自由行走的喜悅寫在笑臉上,體現(xiàn)在這熙攘、擁擠的人流中。其實,我從涌動的人流,從陽光下翩翩展展的招幌,從店里和小攤前的吆喝聲,從這熱熱鬧鬧之中,看到了疫后中國經(jīng)濟快速復蘇的動力與信心。
三
從南大街,到中大街,終于北大街,這條南北向的老街,筆直一豎在楓溪的西側,街上都是古樸典雅的店鋪與人家,是楓涇最長且最繁華的街道,是楓涇的大手筆。餐飲店,茶樓,字畫館,古玩店,尤其是古鎮(zhèn)特色的美食,丁蹄、肉粽、燒麥、狀元糕、楓涇黃酒、天香豆腐干……色香誘人,使人垂涎。
我對吃不在行,但我還是建議,來楓涇一定要嘗嘗她的特色美食。丁蹄,即“楓涇丁義興蹄膀”,是楓涇的一品,名譽海內(nèi)外。它湯色肉感絕佳,看上去就口齒生津。楓涇人謝墉,號金圃,是清乾隆年間的六部侍郎。他描寫的楓涇粽子:“玉粒量來水次淘,裹將箬葉蘭絲韜。炊余脹滿峻增角,剝出凝成細纖膏?!睏鳑芩渍Z:過年“看畫張,吃燒賣。”意思是說,大年初一,上街先看年畫,后吃燒賣。人們涌入楓涇老街,買吃的,買喝的,滿足味蕾的快意,把古鎮(zhèn)鬧熱得紅紅火火。
在這條街上,唯一清靜的地方是北大街的施王廟。這是供奉宋朝護國大將軍施全的道觀。施全是岳飛的部將,繼承了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百姓愛戴。
另外一條類似的老街,是東西向、相對狹窄的和平街。這條街上,也是店鋪林立,還有眾多的歷史文化景觀,如三百園、人民公社舊址、古戲臺、程十發(fā)祖居、呂吉人畫館等。
三百園,楓涇的品牌景點?!叭佟奔窗贌簟倩@、百行。這座三進的宋代建筑,原是陳舜俞的宅院。
楓涇之名,恰與陳舜俞有關。陳舜俞是楓涇的北宋名士。他少小隨父從浙江湖洲移居白牛村,20歲考中進士,33歲考得制科第一,聲名鵲起。他不僅學識淵博,與歐陽修、蘇東坡、司馬光等交往甚密,而且為人正直,為官兩袖清風。有文贊其才華、品德和作風,“高才耀冠制科;讜言不阿時相;敝屣以視浮榮,謂非豪杰可乎?!币虿粷M朝政,他幾次罷官,隱居白牛村。后世為了紀念他品格如清風般純正明凈,就把白牛村改名為“清風涇”,簡稱為“風涇”,后稱為“楓涇”。
終于明白,好讀好聽好看的“楓涇”,原來不僅詩意盎然,而且還有如此清清正正、感人肺腑的歷史典故,令人肅然敬贊。
“荇水荷風,覘土物之清佳;靈光奇氣,毓人文之秀蔚?!保◤埱嘣啤稐鳑苊税僭佇颉罚┬⌒〉臈鳑?,歷史上出過3個狀元、56個進士和125個舉人。在金圃宅第旁,豎有狀元、進士、舉人三座石牌坊,彰顯楓涇的人杰地靈、人才薈萃?!瓣懯弦婚T兩名相”“謝家一門三進士七舉人”“許氏一族一狀元三進士四舉人”,還有“山中宰相”陳繼儒,工運領袖朱學范,巾幗女杰吳若安……真是蘭桂齊芳,俊采星馳。如今,楓涇的農(nóng)民畫、丁聰?shù)穆嫛⒊淌l(fā)的國畫和顧水如的圍棋,構成“三畫一棋”,是楓涇響當當?shù)拿?br />
當你一不留心走到一個街巷口,亦或在某一扇房墻處抬頭、低頭,也許,一幅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彩畫就呈現(xiàn)在你的眼前。
楓涇人有繪畫的傳統(tǒng)。從宋代的李甲、元代的張觀,到明末清初的大畫家項圣謨、清道光年間海派的先驅畫家黃鞠,到近代畫壇怪杰俞明和現(xiàn)代著名國畫大師程十發(fā)……歷史上,楓涇的畫家,如繁星般閃爍。
現(xiàn)今,楓涇是農(nóng)民畫之鄉(xiāng)。構思新穎、形象質(zhì)樸的農(nóng)民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用最美的方法畫最美的東西”“把最美的作品獻給老百姓”,畫鄉(xiāng)人的語言就是這樣簡單質(zhì)樸,但卻很美,如他們的畫作一樣美。
古戲臺前的木板凳已經(jīng)坐滿,戲曲即將粉墨登場。點綴在楓涇街巷弄里的歷史古跡,就像這古戲臺一樣,沒有閑置,更沒廢棄,而是繼續(xù)發(fā)揮著作用。如此,楓涇導游圖注有眾多的趣點,它們像一盞盞燈,照亮了歷史,像一座座橋梁,溝通起古今。楓涇人文翡翠,品之如味玉盤珍饈,色味俱佳。
四
古鎮(zhèn)最愜意浪漫的地方,是沿河的長廊。楓涇的長廊,真的很長,長得像一個時光隧道,蜿蜒伸展在楓溪的東岸和勞動街。廊柱幢幢,墨瓦鱗鱗,幽幽邃邃,檐下的紅燈籠,舒適的美人靠,廊外碧綠的水,如一幅風情畫,漫卷緩舒,適合放松心情,嫻靜地體味。
勞動街與和平街隔河相對,它的長廊下都是餐飲。一張張臨河的餐桌,已經(jīng)備好碗筷,席位以待。這里的味道,香味,肉粽的香味,燒麥的香味,紅燒鮮魚的香味,“垂拉絲”的香味……有誰的味蕾受得了如此洶涌的攻擊?難怪楓涇被戲稱為“吃鎮(zhèn)”。
楓溪東岸的長廊,餐飲不多,但故事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長廊側的吳越界碑。曾經(jīng),一條小河將古楓涇分為南北,南屬越國,北歸吳國,故楓涇被稱為“吳根越角”。楓溪邊的這段“吳越界河”,一座小石橋平跨其上。踏上小橋,就是一步兩古國。這種穿越之感很奇妙,亦讓人迷離,好像歷史的烽煙仍然在這里激激蕩蕩,“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彪y怪楓涇讓人感到格外特別,格外耐人尋味,原來是吳越古文化的融合。正如“吳越豆腐”這道菜,是楓涇“界文化”與飲食文化的巧妙結合,別有一番滋味。
長廊側還有一段詩墻,足書七絕百首。如“天目來源一水長,玉虛高觀峙中央。界橋兩岸分南北,半隸茸城半魏墻。”形象描述了楓涇的地理特點。“芙蓉水貯一灣幽,灣為花添一段秋。愛煞芙蓉花似玉,那堪相對石人頭。”寫楓涇芙蓉灣荷花的景致。這就是沈蓉城的《楓溪竹枝詞》。
沈蓉城是楓涇人,清朝詩人。他的《楓溪竹枝詞》,描寫家鄉(xiāng)風土人情,提及諸多地名、人事、建筑與園林,恰如楓涇歷史文化的卡式賬本。這是對家鄉(xiāng)有多么真摯的愛呀!這家鄉(xiāng)又是多么地美麗豐饒,值得被如此詩詠,被如此歌頌?其實,為這片熱土歌頌的,還有乾隆年間陳祁的《清風涇竹枝詞》,光緒年間程兼善的《楓溪棹歌》,都是詩百首。
長廊南盡頭,有一小廣場。廣場上一座四柱方亭,叫得泉亭。亭子翹角飛檐,寶頂突聳,亭下一口古井。
其實,廣場上有井七口,如北斗七星。說是此地人流多,明代顧姓富商,樂善好施,欲掘井供路人解渴之用,不意竟挖出一堆銅錢。顧善人認為這是天上七星賞賜,便又挖了六口井,取名得泉井,并在第一口井上建了得泉亭?!叭弊蛛p關,井水乃泉水,又泉與錢諧音。
七星廣場再南,有一尊月老像,一把同心鎖,一面愛情墻。墻上寫滿人間愛情最簡單、最珍貴、最甜蜜的三個字“我愛你”,漢語的、中國各少數(shù)民族語的、外國的,林林總總,似乎在七嘴八舌、南腔北調(diào)地宣誓著同一個諾言。一句諾言,就是一個不變的誓言,人世間就是需要這種甜美的愛。
楓涇有愛,楓涇還有一座通往幸福愛情的橋,致和橋。相傳致和橋上有座小廟。過去新婚夫妻為了到廟中祈福夫妻恩愛、白頭偕老,要從橋上一步三叩而過。如此虔誠地攜手拜過,從此風風雨雨,百年好合。致和橋的臺階較寬,用兩塊石頭齊眉拼接,人們?nèi)∫鉃榉蚱奘?,故橋又名“夫妻橋”?!叭耸滦履耆杖赵?,致和橋側見歡騰?!保ㄉ蛉爻恰稐鳑苤裰υ~》)這里是楓涇的網(wǎng)紅愛情打卡地。
我站橋下看去,年輕男女在橋上留戀,年輕夫婦牽著孩子從橋上走過,還有一對老年夫妻齊肩坐在低矮的護欄石上,一切都是愛情的樣子,都是情意綿綿的感覺。這座建于元代的石拱橋,石塊看上去粗糙,石縫之間長有小草與苔蘚。如此簡單、樸實的橋,如何能夠承受這么多濃情蜜意?也許,楓涇的愛情就是這么簡單、質(zhì)樸,但甜美、長久。
五
致和橋是楓涇現(xiàn)存最古老的橋。楓涇橋多,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致和橋還稱圣堂橋,南豐橋也稱躋云橋,慶云橋又名晏公橋,秀興橋亦叫隆昌橋……楓涇的許多橋都有別稱,大概是因為這些橋不僅承載著交通的使命,而且蘊藏著至少雙重的歷史背景。
比如惠安橋,又名北寺橋,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它有個奇妙的傳說,其中一個版本是:一家豆腐店老板籌資修建此橋??焱旯r的一天傍晚,來了一個乞討的老者,店主便拿了一些豆腐干給他。老者嘗后說豆腐干香味不夠,便從手上的木杖上取下兩片樹葉放在煮豆腐干的鍋中,不一會,飄來一陣奇香。這時,建橋師傅急匆匆跑來,說橋上最后一塊大方石,無論如何也擺不平。老者過去看后,說:好辦,拿豆腐干墊墊即可。就在人們將信將疑時,老者已經(jīng)用豆腐干墊好石板,試一試不僅平整,而且略有彈感。大家嘖嘖稱奇時,老者已不見蹤影,但他手中的木杖卻矗立在豆腐店門口,而且已經(jīng)發(fā)芽。店老板覺得這是神仙天賜,遂將豆腐干取名“天香”。
這哪里是橋的故事,這是橋與好人、橋與美食、人與仙的美談。故事多么富有想象,多么尚美崇德,盡管有虛構,但天香豆腐干的美味仍實實在在讓人口齒生津。
在我看來,最氣派的橋是泰平橋。它是楓涇最高、最寬的單孔石拱橋。此橋北有城隍廟,南有火政會?!疤┢健?,太平也,當然是國泰民安之意。半圓形的橋拱與水面的倒影,畫出一個完美、豐滿的圓,難怪有“走過泰平橋一生平安”之說。
毫無疑問,“楓涇三橋”是最著名的橋。清風橋、竹行橋、北豐橋,三座石橋,位據(jù)古鎮(zhèn)核心,市河十字交匯處,成三足鼎力之勢,并稱“楓涇三橋”。這里不僅是楓涇古鎮(zhèn)的地標,而且是人氣最旺的網(wǎng)紅打卡地帶。站在三座橋上,東西南北,各有別致的景色。靜水流深的市河,依依枕水的人家,幽幽邃邃的長廊,河里悠然而過的擼船,橋上步履急急緩緩的行人。正如“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楓涇三橋”,不算到過楓涇。
當華燈初上,站在清風橋上,天幕藍調(diào),燈籠紅亮,霓虹繪彩,三兩好友小酌于長廊下,河道里搖擼船頭的燈,搖搖晃晃出一條扭扭捏捏的美麗彩線,多么韻致的夜景,多么唯美的畫卷,真是“膩稠稠”(楓涇俚語:和諧融洽。下同)的。
人有人的故事,橋有橋的傳說,人一代傳一代,橋代代巍然,忠于職守。楓涇的橋,有拱橋平橋,有石的木的,多姿多彩,是楓涇頗具品鑒和嚼味的景觀。
“桃源漾住幾家鄰,桃樹花開二月春?!保ㄉ蛉爻恰稐鳑苤裰υ~》)這天在楓涇,沒見桃花開,但河畔嫩柳鵝黃。“風景如畫,唔呶喔哩(我的家里)?!崩辖帜?,古色古香;楓溪水碧,清波蕩漾;石橋古樸,橫波蘊典;長廊蜿蜒,彩帶當舞;還有“楓涇四寶”,黃酒、丁蹄、狀元糕和天香豆腐干,真是個既有美色可飽眼福,又有美食能飽口福,令人羨慕、留戀的地方。
楓涇的史話,太過于豐富、濃厚。楓溪、老街、長廊、古橋和融匯其中的歷史與文化,楓涇本身就是一桌五味俱全、色香味美的大餐。
春風中蕩漾著古韻,清陽下散發(fā)著暈彩,古樸里彌漫著天香。飽覽了楓涇“齊珍”(漂亮)的景致,吃了楓涇的肉粽、燒麥,再帶走一包天香豆腐干和一盒楓涇狀元糕,卻不小心把滿心喜愛與依依不舍的情愫落在了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