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我與老屋(散文)
和許多人一樣,對于老屋總是有太多的情愫與牽掛。揮之不去,拋之又來。
老屋是曾祖父建造的,距今已經(jīng)有70多年的歷史了。老屋其實是五間窯洞,是在背靠懸崖的地方破土筑洞而成,屋頂上方鋪有瓦片,正面又用青磚做了一些裝飾,曾經(jīng)看著還非常周道和溫馨。每一間窯洞的窗戶僅有下方有玻璃,其余全是窗戶紙。每間窯洞有兩扇門,是木板做的,外面有鎖,里邊有門栓。由于密封不嚴實,冬天經(jīng)常有寒風(fēng)吹進來,可那時卻不曉得冷是什么滋味,還傻傻地快樂每一天。南屋我和父母居住,北屋是祖母的,由于祖父過世較早所以祖母向來獨居,中間堂屋是曾祖父和曾祖母居住,兩邊還各有一間灶房,供祖母和母親做飯使用,當初我們是四世同堂的一家人。
老屋院子很大,四周的圍墻也是曾祖父親手建造的,那時候石磚少,是曾祖父用泥土和麥桿混制在一起,加水調(diào)伴之后,再一塊塊曬干,凝固成長方型的結(jié)石才做成的。這些粗制的建造石材,雖然沒有現(xiàn)代那些煤矸石磚經(jīng)久耐用,但是卻凝聚著我的祖輩人勤勞的智慧和永不屈服的力量。
院子里種有一棵老槐樹,一棵椿樹,一棵花椒樹還有三棵杏樹。每天晚上經(jīng)常會有各式各樣的小鳥在這棵老槐樹上棲息,唧唧啾啾不知疲倦地歌唱。當然還有屋檐下居住的燕子,時兒低飛,時兒對鳴,白天在它們的歌聲中打開,黑夜又在它們的歌聲中拉下帷幕,是那么規(guī)律和神奇,給當時我的農(nóng)村生活增添了許多的田園況味。
春天一到,枝條抽芽,一樹杏花馨香滿園,洋洋灑灑。夏天紅色的杏兒半隱半藏,沉甸甸地掛滿枝頭,每一顆杏兒從熟透到掉落我都了如指掌,我仿佛能聽到它們成熟聲音,在每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在每個陽光明媚伴有晨露的清晨。秋天,父親把那些麻味飄香的花椒采摘下來,在太陽下涼曬,直至它們成為我們做飯的佐料。冬天來臨,在年火燃燒起來的時候,父親讓我背靠著那棵椿樹進行祈禱:“椿樹椿樹大哥?。∧阃值脑?,我往高的長,你要保佑我健康……”這是習(xí)俗也是信念,可以說每顆樹的出現(xiàn),仿佛就是命中注定,是專門為了陪伴和滋養(yǎng)我的童年。
那年冬天,寒風(fēng)肆虐,大雪紛飛。曾祖父在院子中間不幸摔倒,從此便一病不起,最后就這樣離開了。只剩曾祖母守著孤寂的屋子每天自言自語。后來,由于二叔結(jié)婚成家,祖母也隨著搬去了新房。整個老屋就只剩下我們和曾祖母生活在一起了。曾祖母的屋子里有炕,大概和東北那個炕功能相同,特別到了寒冷的冬天,曾祖母的屋子里異常暖和。每次父母外出晚歸時,我總要跑進曾祖母的屋子,坐在火炕上等待父母的歸來。而每到此時,曾祖母便會給我講一些關(guān)于神和鬼的故事,她見我聽著害怕,便又加重話題的渲染,然后又來取笑我的膽小。又見我快要掉下眼淚時,她又會打開她那神秘的木箱,拿出一些吃的來安慰我。曾祖母講的故事既讓我感到恐懼,又讓我感到興奮。越聽越怕,可是越害怕又越想聽。就在這樣矛盾而又循環(huán)往復(fù)中,曾祖母陪著我不知挨過多少個黑暗和恐懼的時光。而每次都我會責(zé)怪自己為什么不快點長大,能夠擁有超凡的力量,去戰(zhàn)勝黑暗和邪惡,可曾祖母沒有等我長大就離我而去了。
那時候,父母的工作依然早出晚歸。我和弟弟上下學(xué)吃飯問題成了難題,后來不得不從二叔家里叫來祖母照顧我們。祖母來后,在院子中央開辟了一塊田地,她種上了西紅柿、茄子、辣椒,每個夏天的早晨當我起床后,都要第一時間跑到這個小菜田里,去觀察這些蔬菜在太陽照射下發(fā)生的神奇變化。那些晨露,那些葉脈,那些果實,還有關(guān)于它們的生長規(guī)律,都直接或間接地在我的腦海深處刻下了深深印記。
八十年代,由于當時供電技術(shù)落后,導(dǎo)致農(nóng)村經(jīng)常會長時間停電。在我的印象中每個晚上基本都要在煤油燈下度過。無形之中又給黑色的夜晚增添了許多孤寂和恐懼。每當夜幕降臨,老屋窯頂上方總會聽到凄涼的“唔——唔——唔——”聲,嚇得我不敢邁出屋子半步。我曾問過祖母這些奇怪的聲音,她告訴我是狐貍。使得我幼小的心里,經(jīng)常胡思亂想。可我根本不曉得狐貍是什么形象,我會把它想象成獠牙怪獸,我還會把它幻象成曾祖母說的牛鬼蛇神。于是一到太陽落山,我便老老實實待在家中。可有時候一只山貓又偷偷遛進來搗亂,它惦記著祖母養(yǎng)的雞仔,那只山貓的眼神至今難忘,雙目烔烔,犀利有力,它大膽地蹲在我們廚房的窗戶跟前,我發(fā)現(xiàn)了它,它看著我。我小聲告訴祖母,卻不敢和它對視,我怕它會走進我的夢中,讓我再也不會醒來。而祖母每次都要拿起棍子,悄悄地出去給它打個措手不及。它被祖母嚇跑了,可半夜里它又折返回來,把一只雞仔叼走了……
莫言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鬼怪和童話故事所造成的恐懼其實是好的象征。因為,鬼怪和童話故事,飽含著一個人對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含著文學(xué)和藝術(shù)的種子?!蔽蚁耄覍ξ膶W(xué)的熱情,或許就是在那些黑暗和恐懼的年代里產(chǎn)生的,是那些特殊時光,打開了我的想象空間,使得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力。
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緩緩吹進農(nóng)村,村里有了干凈平整的柏油馬路,有了兩層紅磚青瓦小樓。我曾問父親,能不能和別人家一樣蓋個樓房,這樣晚上沒電的時候,院墻嚴實,我們也不用擔驚受怕了。父親說,咱們在縣城已經(jīng)買上了房子,馬上就要搬走,再將就一陣子吧。那時父親已經(jīng)放下長途貨運工作,從事客車運輸。半年過后,父親說的話,果然成為了事實,我們舉家搬進了縣城里。我們的住所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而老屋也悄無聲息地隨著我的祖母一起變老了,變得風(fēng)燭殘年,斑駁累累。
春去秋來,時光匆匆而過。祖母也離我而去了。而老屋再也沒有人去居住,只剩一地荒涼。一年又一年,數(shù)年又數(shù)年。老屋好似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已經(jīng)到了無法再喘息的地步。蒼老的院墻,在一次一次地雨水沖刷下,慢慢坍塌。老屋里里外外全部雜草叢生,就連老屋的頂端也因土質(zhì)疏松陷下去一截。母親說,把它賣了吧。父親說,賣不了幾個錢,放著吧,它必竟是今后咱們的一個落腳點。
前些年,城市和農(nóng)村拆遷盛行,村上的干部給父親打電話說,你們那老屋太影響村容村貌,給你們拆了吧。父親不同意,還和他理論半天。在許多老房子紛紛倒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時,國家又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了農(nóng)村發(fā)展新政策,老屋又幸運地保留下來。
這些年,當每一次大風(fēng)大雨過后,父親都要與我一同前去看看老屋,一次次修修補補過后,我恨不得將老屋進行一番重建,可是面對我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沒有打算回去居住念頭時,又一次擱置下來。
然而,欣慰的是老屋雖然破敗不堪,但是院子里的那些樹木,每逢春天依然會春暖花開,蜂蝶涌至。每逢夏天仍然會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還有那堅實厚重的鐵皮大門和門上方“永遠革命”四個大字依然耀眼奪目,它用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方式,要我繼續(xù)沿著祖輩們奮斗過的足跡,奮發(fā)圖強,繼續(xù)前行!要我在人生之路上,以永不服輸?shù)木裼肋h拼搏和創(chuàng)造下去。
老屋,我靈魂的歸宿地;老屋,我生命的根基石……
佳作欣賞學(xué)習(x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