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難忘兒時的澆湯面(散文)
澆湯面是人們最為常見的面食之一。就字面的意思而言,給或?qū)捇蛘?、或粗或細的面條,澆上各種各樣的湯料,似乎皆可稱為澆湯面。現(xiàn)在的人們,日常生活中吃一碗澆湯面,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在我兒時,卻并非想吃就吃,只有在過年或操辦喜喪事、招待客人時才能吃上。故鄉(xiāng)的澆湯面,又叫“一口香”,以湯多面少而著稱。
記得有一年,我攜妻兒回老家看望伯父,伯父家以待客最隆重的飯食——澆湯面招待??粗松蟻淼囊煌胪肷l(fā)著酸辣香味的澆湯面,妻子半天不動筷子。我看著她說:“怎么不吃呀!”她楞了一下,滿臉疑惑地說:“咋沒面呢,喝湯嗎?”。我這才意識到妻子從小生長于陜北,從來沒有吃過這種只見湯不見面條的面食。我只好先端起碗挑起藏于湯中的面條,“呲溜、呲溜”兩口就把一碗面吃完了,妻子這才端碗。那次,我最終吃了多少碗已經(jīng)記不清了,吃故鄉(xiāng)的澆湯面不是以個位數(shù)來計算,吃一二十碗甚至幾十碗都屬正常。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兒時日常所吃澆湯面的湯料簡單、簡陋,油潑辣子、鹽和醋是主料,條件允許的話再放些蔥花、韭菜或者蒜苗之類的下鍋菜,也有用野地上產(chǎn)的小蒜的。只有過年或過事的澆湯調(diào)制才十分講究,湯要肉湯,適量加一些鹽和自制的糧食醋,再加入雞精、蔥、姜末、大油潑的油潑辣子,經(jīng)文火久熬,使所放香料融入湯中,料湯合一。然后,將雞蛋攤成薄餅,與白菜葉或韭菜葉,一起剁碎放入湯中做漂菜,辣子紅紅,雞蛋黃黃,菜葉白白,煞是好看。澆湯面講究的是油旺、湯熱、面少,其湯清亮溢香,百步可聞,
在六七十年代那個連白面都難得經(jīng)常吃到的清貧日子里,澆湯面的湯很難做到周全,往往刪繁就簡,但人們依然愛吃,除了酸辣鮮香的澆湯,其中的吸引力在搟面的面條上。
做澆湯面的面粉都是上好的白面,在和面、揉面、搟面、犁面的每一個程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都下足了功夫。面要和的軟硬適中,并放少量的堿,增強面的韌性和勁道。面和好之后,揉上一會兒,再放在案板上餳面半個小時,后繼續(xù)揉面,面是否柔到全憑搟面者手的感覺,然后開始搟面。
故鄉(xiāng)人用于搟面的案板,是一塊又大又厚的木板,底下安著四根木樁,立于家里灶臺之旁,經(jīng)年久月,案板表面紅黑發(fā)亮。偌大而光潔的案板,是巧婦們制作各種面食的“戰(zhàn)場”。小時候在村子里,常常會聽到從莊戶人家傳出的“嗵嗵嗵”的搟面聲。
搟面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犁面,把搟好的面撒上少量的玉米粉,對折疊成四分之一大,沿直線一邊搭上搟杖,用專門犁面的長刀貼著搟杖一刀刀犁,犁出的面要細而長,且要均勻。面犁的是否細而勻,考驗的是搟面者的手藝和功夫。不一會兒,案板上就攤滿了一撮撮細而長的搟面。
搟面是一件既需要力氣又需要技巧的勞作過程,往往家里主婦要忙碌一個上午。記憶中,家里吃澆湯面時,最忙碌最辛苦的是祖母。搟好面后,還要調(diào)湯,并準(zhǔn)備好撈面的涼水盆。吃的過程中,還要根據(jù)湯汁的質(zhì)地和溫度,時不時地添加湯料,燒火加溫,使得湯汁鮮香而熱和。
故鄉(xiāng)不產(chǎn)稻米,盛產(chǎn)麥子,所以面食永遠都是餐桌的主角,而面食中則以澆湯面最受青睞,連春節(jié)的風(fēng)俗都是吃澆湯面,而不是餃子。吃澆湯面,除了搟的犁面,就是故鄉(xiāng)人自制的掛面。我二伯就是做掛面的能手,我曾經(jīng)看到過他做掛面的過程。掛面用的面粉,是選最好的麥子,在石磨上磨出最細最白的面粉,制作過程又下足了功夫,所以細而筋道。但吃澆湯掛面時不能太急太快,否則偶爾會被噎住。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老家有了壓面機,每到春節(jié)或有喜、喪之事時,多半就用壓的面條了。壓面薄厚粗細均勻,也省去了搟面時的勞累,但我還是愛吃手搟的犁面和咸咸的手工掛面。
當(dāng)然,在那個越窮越革命的年代,麥面常常會斷頓,澆湯面的“面”有時會是包谷面饸烙,由機器制作,像金色的鋼絲,吃多了胃極不舒服。而以蕎麥面為主制作的烙面,因其能充分吸收湯汁的味道,是我幼年最愛吃的澆湯面之一。
臘月二十九是攤烙面的日子。制作烙面的面粉以蕎麥面為主,摻和一定比例的麥面,使其變得筋道有韌勁。和面時由有經(jīng)驗有力氣的男人,將兩種面和成面團,用勁揉搓,再一邊加水,一邊反復(fù)揉面抓洗,直到把面中的面筋全部洗出,形成面糊,這樣攤出來的烙面才柔韌筋道。
我們家攤烙面一般都是祖母親手而為,我看到她每次舀起一勺面糊,麻利地在鍋底傳一圈,再用木制的刮片將面糊刮勻,直到既圓又薄為止。加熱多用通過碾場的麥草,火勢溫柔且均勻。不到三四分鐘,一張又大又圓的煎餅就出鍋了。不到半天功夫,家里的案板、水缸等處就晾滿了煎餅,等它們晾干之后,再折疊成手掌寬的長條,集中起來用木板壓好,放上石塊等重物,將其壓瓷壓實,然后在案上或木板上逐條橫切為細絲,這就是烙面了。
烙面作為澆湯面,由于其吃法簡便,易于儲存,被稱為中國最早的“方便面”。
故鄉(xiāng)富于特色的澆湯面,據(jù)說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吃的或許就是一種經(jīng)久不衰的味道,一種熱鬧而具有儀式感的飲食風(fēng)俗。
小時候,每當(dāng)家族有紅白喜事,我們這些已經(jīng)能跑腿的孩子,被安排把一碗碗澆湯面送到酒席上,再把人們吃過的湯碗一個個端回灶上。那種端飯的木盤子,每次能放四到六碗面不等。只見酒席上吃面的“呲溜”之聲此起彼伏,我們這些端飯的孩子們穿梭其間,聞著澆湯面誘人的鮮香,看著一撥撥的客人吃完離開,那種熱鬧的氛圍,至今難忘。
時代的發(fā)展,讓故鄉(xiāng)人的生活水平有了質(zhì)的飛躍。盡管飲食的傳統(tǒng)猶在,但改變飲食品質(zhì)在所難免。澆湯面的湯料,在保持原有風(fēng)味的同時,增添了更多配料,比如木耳、香菇、雞蛋、豆腐、肉丁等等,使得更加豐富、更具營養(yǎng)。當(dāng)然,也改變了昔日所有人共用一鍋湯的陋習(xí)。
在我的飲食習(xí)慣中,故鄉(xiāng)的澆湯面永遠都有一席之地。
(江山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