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朝拜古城西安(散文)
春風和煦,楊柳依依。朝拜古城西安之策前許日子列出計劃。此日,我陪同慈母再次造訪來到十三朝古都古城西安,心情可謂五味雜陳,百感交集。西安早些年我已造訪幾次了,但從未計劃來一次正式的造訪之旅。今日,借著本是陜西老生人,我更是應該造訪這座歷經(jīng)滄桑的十三朝古都西安。話不多說,開始隨著我的腳步來場朝拜古城西安游記。
第一篇章 鐘樓
首先,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陜西老生,不得不普及一下吾陜的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秦腔。秦,我陜西簡稱,早在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陜西即被發(fā)掘,這片充滿千年歷史文化積淀的中原大地,擁有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和驪山陵園。秦,自《史記》所載錄:秦始皇曾創(chuàng)下汗馬功勛,大壁江山,即秦統(tǒng)一六國成為歷史上不可磨滅的歷史詢息。秦始皇曾一度下令創(chuàng)造了今中國多處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遺址,譬如:秦直道,秦長城(八達嶺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和驪山陵園等遺址。這就是秦的歷史淵源。腔,顧名思義,是樂曲中的一大元素,分為諸多種,而腔調正是秦腔中不可或缺的門派。在陜的大地上,黃土高坡上孕育了一批特殊群體——華陰老腔派。多數(shù)以嗓音高為主,吼腔,表演,打鼓為輔,演繹我們陜西的風貌人情,曾一度于春晚一夜爆紅,深入祖國大江南北,以熱情豪邁的激情潑灑出老陜老生的腔調。這就是秦和腔。
或許,你還會有所疑惑,不急,秦腔的淵源即刻講給你聽:秦腔是吾陜的傳統(tǒng)戲劇劇目。早在陜甘時期,秦腔就如同春筍破土而出。秦腔音樂分歡音和苦音兩種,前者主要表現(xiàn)歡快喜悅的情緒,后者主要表現(xiàn)悲憤凄涼的情緒。秦腔遺產(chǎn)在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目錄。秦腔又稱亂彈,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國西北地區(qū)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jié)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象梆子聲),是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的聲腔體系。秦腔開創(chuàng)戲曲音樂中板式變化的結構方法,是最早的板腔體聲腔,也是梆子腔系統(tǒng)的母體?,F(xiàn)在北方各地梆子戲雖然風格與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調和伴奏上都保持著共同的特征。
現(xiàn)在,那些門外老漢大概已了解我們秦腔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遺錄。作為老生人,不得不再推崇一下位于西安陜西戲曲大觀園供各位讀者去拜訪,當然也少不了易俗大觀園。
第二篇章 大雁塔大慈恩寺大唐不夜城
皎月映輝,光照普懷。他日,我再一次陪同慈母和姑母一路前往大雁塔所在地。天笠道寺,心念佛祖。故土難離,落葉歸寺。此夜,絕非他夜,中國夢,新時代,新征程。
八仙過海,絲綢起航,張騫出使……駝鈴沙沙,商人斷魂。嗒嗒嗒嗒……剎那間,脆鈴呼喚,心弦于鈴,融鈴于中。搖身一變,化作張騫,背負使命過邊塞,拓絲綢之路,吸取西方文化。大唐盛世,中原大地。觀中一僧,攜東土大唐之使,一路坎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前天笠取回真經(jīng),筑塔藏經(jīng)于閣之內,同僧侶拜如來佛祖,普懷于民。百無聊賴,雁塔一行,頗深震撼。
前堂盛世,崇敬玄奘,塔閣寺院,駝鈴悠悠。21時許,燈光普照,木魚敲經(jīng),駝鈴沙沙。一場別具一格的燈光秀席卷塔閣南地,泉水激流,道高一丈,南廣場一聚,數(shù)有萬生,觀摩“新時代”雁塔燈光秀。開場,隨著駝鈴悠悠之聲,二龍戲珠,張騫出使,玄奘取經(jīng),八仙過海……唐玄宗與楊貴妃經(jīng)典古曲——《長恨歌》…就此重現(xiàn),整個廣場被銀紗籠罩,開啟新時代的前朝盛世!無人機實時航拍,十五圓月隔紗映輝。此夜之行,讓我重回大唐,親臨現(xiàn)場,震撼人心。但愿新時代,新征程能上演一幅靚麗的藍圖!
22時許,以習總書記的一句語錄完結此次晚會。輾轉反側,我又陪同母親和姑母來到雁塔北廣場,快步走向玄奘像,扮僧人,呢喃“南無阿彌陀佛”。透過玄奘,與后的慈恩寺和大雁塔相互映襯;此刻,無名小生油然想起落葉歸根,化身玄奘徒弟,共同守護這座歷史遺跡大雁塔和慈恩寺。
23時許,人煙逐漸退卻,今夜即將陷入沉靜之中,我們最終歸去大唐不夜城周圍。對此,由衷感慨萬千:金碧輝煌,磚紅墻壁,這座不老大唐不夜城在皎潔的月光下顯得格外威嚴,宛若泰斗。別時,今夜略眷,穹空星耀,雁塔巍然,次日再序……
第三篇 登鐘樓記
烈火般的氣焰推促著大地牛羊亂尋蔭。公元2018年4月30日中午13時許,我又一次同母親大人踏上了落葉歸根游記的征程。心中稍有些許激動,這次我們把焦點聚在古城西安市中心鐘樓。首先,映入眼簾的鐘樓帶給我們是永不磨滅的威嚴。其次,綠色琉璃瓦包漿整個樓閣,頂部有鎏金寶頂,正南方向的兩排石梯映襯,正中心窯洞中擺放一口大鐘,共兩層,東南西北四個角落各放一口鐘,起坐落于東西南北大街的交匯處,同西北方向的鼓樓共同見證今世的繁華,捍衛(wèi)古城西安的莊嚴,充滿了歷史肅穆質感。
13時許,然則于正式從開元廣場漫步出來,同鐘樓進行了拍照以此作紀念,穿過馬路前往鐘樓廣場進入地隧,開啟了登鐘樓閣的游記。我們剛開始排起長隊,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終于我們登上了樓臺,此時此刻的我,不是快步向前,而是抬起頭望著樓閣,呼吸聲陣陣急促,空氣在此刻似乎靜止,這座樓閣帶給我的感觸是如此的威嚴,不同于名樓黃鶴樓、岳陽樓堪比,只是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熠熠生輝。
接下來,我們登上石梯,步入大廳,映入眼簾的是鐘樓博物館。其中介紹了鐘樓的歷史歲月,也囊括了古城西安的歷史文化。以皮影,秦腔,絲綢,陶瓷為主向游客展示古都西安文明與精粹。進入二層,抬頭望著鐘樓的廳梁,多以歷史為載體,顯得格外美艷,不與文字圣地倉頡廟的懸梁相媲美。而她以典雅為象征!
下面附上西安鐘樓二層四面的門柱上各有一副楹聯(lián)以供欣賞:北面:八百里秦川文武勝地;西面:十代京畿六合一統(tǒng);南面:古城遠韻承至寶;東面:賢哲東來海納百川方浩瀚。
落葉歸根,木葉蕭兮,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習作于公元2018年五一節(ji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