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云水禪心 >> 短篇 >> 雜文隨筆 >> 【八一】遠(yuǎn)去的年味(散文)

編輯推薦 【八一】遠(yuǎn)去的年味(散文)


作者:垂文揚(yáng)采 布衣,429.7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451發(fā)表時間:2020-12-04 08:57:15

【八一】遠(yuǎn)去的年味(散文)
   一
   北風(fēng)呼嘯,刮過田野,拂過枯枝,鉆進(jìn)屋宇。霜,染白草堆和瓦片,進(jìn)而粉飾著整個村莊??罩袀鱽韼茁書Q叫,南去的鴻雁成人字形飛過寒冷的月光。冬夜的鄉(xiāng)村,在沉夢中囈語。
   雞犬之聲交雜喧囂,偶爾有鳥雀的啁囀吟唱,日頭透過稀疏的枝頭,灑下一地的溫暖。女人打開雞籠,撒幾把谷子,把牛牽到塘里喝水,再系在屋前的木樁上。女人解開一捆稻草放在旁邊,又從柴屋里拉出棉花稈、芝麻稈鋪開,再墊一把稻草,然后坐在上面絞“柴把”。男人借來鋸條將干裂的雜樹鋸成段,然后舉起斧子“嗨”地一聲劈成片。孩子們卸下大門,搬出家中所有的桌椅板凳,還有鍋碗瓢盆,抬到塘邊一遍一遍地擦洗。
   剃頭匠提只木匣,從村子第一排開始,挨家挨戶剃年頭。每到一戶,戶主都會拿出為過年準(zhǔn)備的“細(xì)茶”,用茶壺泡好,斟上一碗。頭匠一邊啜飲,一邊捧著“黃煙筒”吸煙。閑聊幾句家常后,就打開箱子,取出剪子、推子、剃刀、挖耳瓢以及帶子和圍裙。系好圍裙,套好帶子,拿著剃刀在繃緊的帶子上來回地磨,然后才正式開始工作。
   鄉(xiāng)下剃頭很簡單,不講究什么發(fā)型,只是把頭發(fā)剪短而已。一個頭匠技藝的高低,關(guān)鍵看掏耳屎的功夫有多深。推平頭發(fā),剃完頸上的細(xì)毛,再刮好胡須之后,頭匠握著兩支挖耳瓢,一支夾在無名指與小拇指之間備用,一支用大拇指和食指夾著。捏著耳垂,閉上一只眼,睜開另一只眼,尋找著深藏在耳洞里的“異物”,將挖耳瓢輕輕探入,憑手感嫻熟找到耳屎所在的位置,一舉掏出。男人靜坐凳上,兩眼微閉,一會緊蹙眉頭,一會又舒展開來。頭匠拿起刷子清除頸脖上的斷發(fā),解下圍裙,洗好發(fā),就完成了一幅佳作。村里的男子,不論歲數(shù)大小,不管頭發(fā)長短,每年臘月都要剃年頭。而女人就省去了不少麻煩,她們的頭發(fā)可以自由生長,直至覺得不便或是有人上門求購,才量量長度,不舍地剪下賣掉,用換來的錢,到“貨郎客”那里買一些發(fā)夾、發(fā)帶、發(fā)圈及耳環(huán)之類的飾品。
   “放炮”聲打破村莊的靜寂,驚飛了屋檐底下的麻雀和林間的斑鳩。女人牽著孩子,盛滿一升曬過的大米,拎一捆木柴,帶上兩條編織袋,急匆匆地趕往祠堂。里面早就聚滿了人,個個臉上綻放著笑容。炸米子的一手拉風(fēng)箱,一手轉(zhuǎn)動葫蘆狀的鐵玩意。有時歇下手來,往爐子里添幾根木柴,眼睛時不時瞟著手柄上裝著的壓力表。等到差不多時就站起身來,將一條約莫四、五米長的布袋拉直扎緊一頭,把另一頭套住炸米機(jī)。然后用一根短鐵桿擰開起子,嘴里喊著:“放炮了!”
   “嘭”的一聲,熱氣翻騰,香氣四溢,只聞聲音,不見人影。女人解開袋口往自家袋子里倒,一旁守候的孩子忍著燙,抓兩大把塞進(jìn)嘴里,臉上弄得像花貓,眼睛瞇成一條線。炸好米子,燒一鍋“糖飯”,用筲箕盛起,加水后下鍋燒開,打入編織袋中擠壓,榨出的米汁流入缸里,用葫蘆瓢再舀進(jìn)大鍋,烈火煎熬。進(jìn)入熬糖階段,已是深夜,大人在灶口不停地添柴,火燒得極旺,長長的火舌在噼啪聲中時吐時收。孩子們倦了,卻不肯上床睡覺,蜷縮在“柴谷欄”里進(jìn)入夢鄉(xiāng),黃狗依偎在一旁,均勻地呼吸著,花貓四處溜達(dá)后,不見身影,月已西斜,從前排屋頂悄然落下,整個村莊萬籟俱寂。
   公雞扇動翅膀,引頸啼鳴時,糖稀終于熬成。大人盛好幾碗放在灶臺冷卻,然后輕聲喚醒子女,孩子們睜開朦朧的睡眼,一邊吹一邊喝。米子炒熱后,盛入裝有糖稀的鍋里攪均,當(dāng)糖和米子徹底黏合后用木盆裝好,蓋上打濕的老布,再墊幾層編織袋。喝過糖稀的孩子已然沒了睡意,脫下布鞋,爭搶著踩米子糖。踏平踩結(jié)后,倒在案板上稍稍冷卻,趁熱切片。切糖須掌握好時機(jī),太熱了,既粘刀,糖塊又無規(guī)整形狀。太冷了,糖已凝固,難切易碎。做完米子糖,接著炒花生、蠶豆、葵花籽、山芋干等年貨,作為親戚拜年時的回禮。
   在某個約好的日子,裁縫師徒上門來做新衣,全家視為貴客,笑臉相迎,又是倒茶又是點(diǎn)煙。徒弟裝好縫紉機(jī)擦拭著,拿出尺子、剪刀、石膏粉、線團(tuán),師傅吹了吹碗里的茶呷了一口。在與主人寒暄一陣后,師傅站起來脫下外套,撣了撣灰塵,掛在堂屋墻壁的鐵釘上。門已經(jīng)架在兩條長凳上,上面堆放著布。整個早晨,師傅一直在擺弄著布,盤算著怎樣裁剪最合理,不至于浪費(fèi)布料。徒弟一直調(diào)試著機(jī)子,看針彎沒彎,傳送帶松沒松,輪子要不要擦油。早飯后,師傅喊來一家老少,拿著尺子量身高、三圍及袖口,量體之后便是裁衣。師傅展開布匹,含一口水,“噗”地一聲噴在布上。試了試加了炭火的熨斗,把布燙得平平整整。然后一邊量尺寸,一邊劃石膏粉,用剪刀沿著劃線裁開,折疊好交給徒弟縫紉。做棉襖棉褲時,還得把剪開的布絎上棉,里子是自家紡織的老布,面子是買來的“的卡”,師傅親自坐在裁縫機(jī)邊踩動踏板,拉直絎過棉的布片推向針頭進(jìn)行縫制。
   家里人多,一年四季的穿著又都集中在臘月里做,頭天基本上是裁剪和絎棉。晚上,裁縫師徒走后,孩子們便急不可耐地東翻西找著自己的新衣,隨后翹著嘴,一臉的沮喪。兩三天后,衣服全部完工,師傅又叫來全家老小試穿新衣,頑皮的孩子穿上就往外跑,生怕沒人看見似的。大人跟在后頭喊,生怕孩子劃破了新衣。女人將木箱擦了又擦,把新衣一件一件折疊好,小心謹(jǐn)慎地放置箱中,插上鎖。
  
   二
   “小年”前,大人將家什移到屋外,在竹桿的一頭綁上草把,教孩子“打揚(yáng)塵”。自己扛把鋤頭到屋后“起陽溝”,清理排水溝里的雜物,有時還會請來瓦匠翻“屋瓦溝”。
   “殺年豬”的時間稍有講究,一般都要趕在臘月二十四日和立春前。約好日子,不管是晴天還是雨雪天,殺豬佬都會如期而至。女人撒一撮箕稻谷,等豬吃得正有味時,五個身強(qiáng)力壯的男子,分頭用粗繩套住豬的脖子和四條腿,在豬欄里攆著豬跑,直到豬累趴在地才拉出來綁在屠凳上。殺豬佬拿著放血條精準(zhǔn)地捅向豬的頸部,用盛了水、放了鹽的瓷盆接著,女人一邊端著熱氣騰騰的旺子一邊喃喃自語:“黑豬黑豬你莫怪,今年走了明年來”。
   殺豬佬在豬的后蹄處切開一個小口,把一根細(xì)長的鐵杵插進(jìn)去,游走在皮肉之間猶如蛇行,所到之處有“嘶嘶”的開裂聲。再半蹲身子,深吸一口氣,鼓起腮幫瞪著眼,嘴對準(zhǔn)口子使勁地吹。吹一會,又拿起棒子敲打豬身趕著氣。如此反復(fù),直到豬圓滾滾的才將口子系緊,吐了吐唾沫,把豬放進(jìn)注滿開水的“腰子盆”里不停地翻動,然后用刮刀褪去毛。男人在豬頭前,放了三張黃紙和三根香。點(diǎn)燃后拜了拜,又放了一掛鞭。休息好了的殺豬佬用鐵鉤鉤住豬的一只后蹄倒掛木梯上,割下豬頭再開膛,用木盆接住腸子、豬肝、豬油、豬心肺、豬腰子……殺豬佬分工協(xié)作,有的摘洗腸子、心肺和豬尿泡,有的剁豬肉,“禮肉”幾份各幾斤,“外賣”幾份各幾斤。女人叫來幫手開始燒“殺豬飯”,孩子們爭搶著豬尿泡,搶到后剪開管子排掉尿液,放在光滑的石頭上用腳揉,擠掉水分后吹足氣,系上麻線當(dāng)皮球來相互踢著追逐著。
   炊煙消散,豬肉飄香,呼兒喚女聲此起彼伏。堂屋里擺了兩張方桌,上桌坐的是親戚和殺豬佬,下桌坐的是請來逮豬的男人。幫忙燒“殺豬飯”的女人托著木盤上菜,兩“缸碗”大塊頭紅燒肉,一“缸碗”辣椒粉炒豬耳朵,一缽豬肝湯,一缽吊罐煨的豬蹄子,一缽豬旺子……豬身上能吃的東西都上齊了,桌上的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聲說笑,旁邊的孩子呆呆地凝視著,默默地咽著口水。等桌上的人吃好,喝足,女人們收拾好碗筷,將吃剩的肉分類合并后重新加熱,給每個孩子盛一碗。孩子們捧著碗,咧開嘴靦腆地笑著,然后低下頭一陣?yán)峭袒⒀省9吩谏磉叢煌5負(fù)u著尾巴,仰起頭,張開嘴,痰如絲……
   殺完年豬,打好豆腐,就到了“小年”。下午四點(diǎn)左右,“管年”的招呼大家五點(diǎn)鐘到祠堂集中。時近黃昏,落日的余暉映紅西邊的晚霞,覓食的倦鳥已經(jīng)歸巢。女人系上圍裙準(zhǔn)備生火做飯,男丁全部走出家門,長輩端著瓷盆,里面放著口銜尾巴的豬首和一條系著紅繩的鯉魚。小伙拎著裝滿祭品的蔑籃,小孩雙手捧著炮竹,紛紛走向祠堂。
   人到齊后,“管年”的點(diǎn)亮燈盞。年長的把所有祭品擺到桌上,拆開炮竹,分別對著大門和祖先牌位點(diǎn)燃一堆黃紙和幾把香,男丁跟在后頭朝天地跪拜,再向祖先叩首。疏導(dǎo)孩子們離開后,挨個點(diǎn)著炮竹的引信。一時間,噼哩啪啦的炮竹聲振耳欲聾,滾滾的濃煙從瓦縫和大門溢出。炮竹燃盡,煙塵未消,各人取出東西往回走。一路上,大家談?wù)撝l家的炮竹最長,誰家的祭品最多。到家后,把所有屋子的燈都點(diǎn)亮,一直亮到第二天起床,因為當(dāng)夜祖先已經(jīng)回家過年。隨后幾日,密集的炮竹聲還會不時響起。大人總會向孩子講述著傳說中的故事,哪個姓氏的祖先是個跛子,在回來的路上,因為休息而耽誤了行程。哪個姓氏的祖先路途遙遠(yuǎn),一路跋山涉水,多花了不少的時間……
   年前,晴天少雨雪天多。雪尚未融化,又下起了凍雨。屋檐掛滿了流凌,地面結(jié)著一層冰。一大早,孩子們就爬起來,成群結(jié)對去供銷社買日歷、年畫、門神、紅紙、墨汁。村子里識字的人不多,鄉(xiāng)村教師家門庭若市,紅紙堆滿了桌椅。許多人排不上號,于是上小學(xué)的孩子成了香餑餑,裁紙、蘸墨,照著書上的對聯(lián),用捏鉛筆的手握著毛筆,一筆一畫地“描繪”。
   三
   在漫長的等待中,年終于到了。上午,大人忙著打掃衛(wèi)生、刷洗桌椅、換燈芯、添煤油、擦燈罩,孩子忙著掛日歷,貼年畫。日歷上有吉兇星宿,有農(nóng)歷節(jié)氣,年畫上有人物肖像。如:馬恩列斯毛朱周和十大元帥等,還有名著或戲劇故事。下午,同族的男丁在長輩的帶領(lǐng)下,祭祀祖先,回家后貼上春聯(lián)和門神。最后一只雞進(jìn)屋,家中的煤油燈全都點(diǎn)亮,上菜開酒,燃放鞭炮,一家老少圍坐桌旁同吃“年夜飯”。晚輩站著,畢恭畢敬地依次向長輩敬酒,祝福老年人健康長壽,中年人財運(yùn)亨通。長輩再一一還酒,祝福孩子們學(xué)習(xí)進(jìn)步,平安快樂。平日從不沾酒的女人也端起酒杯,紅著臉敬公公婆婆,敬兄弟和丈夫。觥籌交錯間,祝福聲歡笑聲連同炮竹聲在村子里回蕩。
   收拾好桌子,女人進(jìn)入房間打開箱子,抱著一堆新衣分發(fā)給家人換上。再拿出夾著幾張一元、二元錢的紅紙包,塞進(jìn)新衣的口袋。孩子們提著自制的燈籠,跟著大人到同族長輩家串門??缛腴T檻,就要說些“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之類的祝福語,長輩總會笑呵呵地抓些花生、瓜子、麻球、米子糖等裝入孩子的口袋。大人們坐在一起后,討論著新的一年村子里要做的事,哪個池塘要修、哪條水溝要挖、哪塊荒地要開墾、管水員的工資是不是要漲點(diǎn),看山佬的口糧要不要增加……
   孩子們集結(jié)在一起,比比誰的炮竹最響,誰的壓歲錢最多,誰的新衣最好看。零點(diǎn)過后,各家各戶開始放炮竹,關(guān)門睡覺。正月初一凌晨四點(diǎn)左右,“管年”的敲打著臥室的窗子,催促大家起來“出天方”。五時許,天地間依然一片空蒙,放炮開門,全村的男子齊聚祠堂,祭拜天地和祖先,然后提著長長的炮竹邊跑邊放,奔向土地廟。
   正月,村子里到處是炮竹聲,田地間流動著人群,大家走動著,相互拜年。
   鑼鼓聲由遠(yuǎn)及近,嗩吶聲悅耳動聽。祠堂門前的桌上點(diǎn)著燈,擺放著香紙炮竹、現(xiàn)金和布匹。“送貼人”和“管年”的簡單交涉后,繡球引領(lǐng)著龍、燈、獅、魚等環(huán)游祠堂,再到親朋好友家的堂屋轉(zhuǎn)一圈,便來到最開闊的稻場。一陣緊鑼密鼓,“板龍”沿著稻場邊線飛奔,將圍觀的人群向外擠壓,留出足夠的空間后落定。中間空地上,耍龍的表演著“繡球斗龍”、“二龍戲珠”、“蟠龍鬧?!薄ⅰ敖瘕埍P柱”。龍退場后,八張方桌高高疊起,舞獅的一會爬上一會又跳下,除鑼鼓聲外還能聽到心跳的聲音。
   有時來的是“武打燈”,長拳、短拳、梅花拳輪番上演,赤膊上陣的漢子一會用喉嚨頂著長矛,一會讓人用大刀砍其胸膛,隨后十八般武器紛紛亮相。九節(jié)鞭噼啪作響、三節(jié)棍呼呼生風(fēng)、大刀眼花繚亂、斧頭上下翻飛……
   有時來的是“花燈”。先是男子表演絕技,有的單掌撐地倒著走路,有的向后連續(xù)騰空翻。接著是女子打著蓮湘,吟唱小曲。高潮迭起時,男人們一會使勁鼓掌,一會大聲吶喊,有時吹上幾聲響哨。而女人們則帶著孩子在龍頭底下往來穿梭,剪幾縷龍須放在雞窩里,祈求六畜興旺,頭年臘月剛進(jìn)門的新媳婦或久婚未孕的女人,也羞答答地在龍頭下鉆來鉆去,割些龍須放在枕頭底下,期盼自己早日生個龍子鳳女。
   走完親戚,送走龍燈,度過元宵節(jié),年也就過完了。
   油菜綠滿了坡地,小麥也蕩起了碧波,田野上暖暖地有了些許的春意……
  
  
  

共 4901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對于中國人而言,沒有哪一個節(jié)日能比過年更熱鬧了,作者筆下的過年是從進(jìn)入年關(guān)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的燈會為止,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帶著濃郁傳統(tǒng)風(fēng)味的過程。這篇作品既是對從前那濃濃的年味的回憶,同時也是一副色彩斑斕,韻味盎然的農(nóng)村過年的版畫。作者用細(xì)膩的筆觸,將過年的每一個步驟細(xì)細(xì)地記錄下來。應(yīng)該說,中國很大,各地過年的習(xí)慣略有不同,但總體上是一樣的。如備年貨、做新衣、掃房掃屋、殺年豬、祭灶、祭祖、放鞭炮、吃年夜分、守歲、拜年、炸元宵、逛燈會等等。這些內(nèi)容作者在文中都有展現(xiàn),說明這些古老的過年習(xí)俗已經(jīng)深深印在在作者心里?,F(xiàn)代過年,的確沒有過去那般熱鬧了,那般韻味盎然了。現(xiàn)在的過年,更像是一種形式,沒有不行,做著又沒滋沒味。所以作者才給本文取名“遠(yuǎn)去的年味”。其實遠(yuǎn)去的不僅是熱鬧和那些習(xí)俗,遠(yuǎn)去的是親情和鄰里之間的和睦氛圍。感謝賜稿八一,期待更多佳作?!揪庉嫞貉嗌娇汀?/div>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燕山客        2020-12-04 08:58:44
  遠(yuǎn)去的年味,暖暖的記憶。
燕山客
2 樓        文友:上官歡兒        2020-12-05 05:49:39
  仿佛回到了小時候,濃濃的年味回蕩在心頭,溫暖而溫馨。問好老師,冬安。
上官歡兒
3 樓        文友:綠池朱華        2020-12-09 10:03:31
  遠(yuǎn)去的年味,勾起遙遠(yuǎn)的記憶。那時冬天寒冷,那時池塘結(jié)冰,那時童心未泯,那時玩興正濃。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這一世,做真誠的自己。
4 樓        文友:郭秀玲        2021-02-28 22:40:15
  遠(yuǎn)去的年味,溫馨的回憶。細(xì)膩的文字,鐫刻在心里。
郭秀玲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