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新】織進毛衣里的愛(散文)
一
母親是來到城市之后,才學(xué)會織毛衣的。
那時,母親的生活有些單調(diào)。每天照顧我和小妹的生活、收拾房間、喂雞、修整菜園。母親干活很利索,所以這些瑣事,只占據(jù)了她一小部分時間。
母親是在挑水時,遇見李燕阿姨的。當(dāng)時,阿姨穿著一件棗紅色薄毛衣,母親一眼就喜歡上了這件毛衣。于是母親便和李阿姨拉起家常,李阿姨也是位從農(nóng)村來的隨軍家屬,就住在我家前一排的平房里。當(dāng)?shù)弥畎⒁痰拿率亲约嚎椀臅r,母親很羨慕,要跟李阿姨學(xué)織毛衣。
在村莊的時候,母親針線活做得極好,但學(xué)織毛衣,似乎有些困難。從最簡單的平針開始學(xué),不是多一針,就是丟一針,要不就是方向織反了。但在李阿姨的指導(dǎo)下,母親反反復(fù)復(fù)嘗試,終于學(xué)會了織毛衣。
母親織的第一件毛衣,是一件粉色的開衫背心,沒有任何花色,只是平針,扣子也是粉色的。我很喜歡這件背心,因為這是母親的第一件作品,也是八年來,我第一次穿毛衣,還是自己喜歡的顏色。
就這樣,母親學(xué)會了織毛衣,也和李阿姨成了朋友。李阿姨的女兒大我兩歲,我叫她娟娟姐,她有很多漂亮的毛衣。學(xué)會織毛衣的母親,只要聽到哪里有處理或降價的毛線,就拉著李阿姨直奔而去。然后,一人會提著一袋毛線回來。那時,毛線并不貴,而且大多不是純毛的,一般的晴綸線會更便宜,而且顏色多、也挺耐磨。
后來,李阿姨會織的毛衣花型和樣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母親的需求,母親便讓我?guī)バ氯A書店。母親沒上過學(xué),自己的名字和簡單的數(shù)字,還是剛來城里時,在父親單位的掃盲班里學(xué)的。母親要去書店的態(tài)度很堅定,但當(dāng)我看到站在一排排書架前,母親茫然無措的模樣,又有些心疼。
我將幾本毛衣編織書遞給母親,母親認真翻看著每一本書,而且還不停地琢磨著書上的花型。我站累了,央求母親選一本回家,母親小聲地告訴我:這幾本書花型不同,都好看,我再多看一會,或許能多學(xué)幾樣,這樣就不用買書了,回家我也能按記憶模仿出花樣。
十三歲的冬天,母親用雙色線,給我織了一件厚實的毛衣外套。大紅色的底,上面用白線織出鹿、樹木、雪地,扣子是紅色帶著點白花紋,還帶著帽子。那件毛衣漂亮極了,當(dāng)我穿著它走進校園時,女老師們紛紛往我身邊走,然后研究這件毛衣的圖案,我還看到了女生羨慕的眼神。
母親只要新學(xué)會了一種花型,就一定會嘗試。開衫毛衣、套頭毛衣、圓領(lǐng)毛衣、高領(lǐng)毛衣、毛背心、薄的、厚的……一年又一年,我們身上的毛衣在不停地換,而母親的毛衣越織越快,越織越好。
二
我參加工作后,就不怎么穿母親織的毛衣了。當(dāng)時,我在一家大型國營紡織廠工作,廠子里自己生產(chǎn)羊毛衫,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員工優(yōu)惠券換購。對于我不穿織的毛衣,母親有點失落,但似乎沒多久她也想通了。她對李阿姨說:“小寧子長大了,大姑娘都更愛漂亮,我織的毛衣是有點不時尚,她掙錢了,自己能養(yǎng)活自己,不穿就不穿吧?!?br />
一年四季,母親依然在織著毛衣。除了給小妹和父親織,她還給老家的親戚織,說家里冬天太冷,毛衣織厚實一點,能抵御寒冷。多年來,母親將織毛衣的動作,不知道重復(fù)了多少遍,頸椎、肩膀有時疼得厲害,我們勸她別織了,現(xiàn)在毛衣又不貴。她總說織的比買的暖和,不織毛衣她也沒事干。
我結(jié)婚的時候,母親給我織了一件紫色和黑色的毛衣。母親深知紫色是我最喜歡的顏色,她便用紫色給我織了件寬松、稍長的毛衣,天冷了可以配個緊身褲。黑色的毛衣比較厚,也比較隨身,是專門給我上斑時穿制服時配的。母親曾偷偷告訴父親,她大閨女穿制服的模樣最好看。
母親還給她新女婿織了件純毛的白色毛衣,毛衣上有菱形圖案,半高領(lǐng)。老公捧著那件白毛衣,表情很復(fù)雜,我以為他不喜歡,他卻告訴我,這是第一次有人給他織毛衣。那件白色毛衣,老公穿了很久,有時他的同事指著他的毛衣,說挺好看的。他一臉自豪地說:我丈母娘親自織的,溫暖牌的。
小妹上大一的冬天,母親給小妹織了件黑色的休閑毛衣,半高領(lǐng)、衣服上還有兩個口袋。那件毛衣漂亮又暖和。小妹上鋪的女生,來自農(nóng)村,父母都因病去世,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因為家中條件有限,她的衣服也都比較簡單樸素。大冷的冬天,她只穿著一件薄毛衣,凍感冒了。
小妹回家跟母親說了她同學(xué)的情況,母親說:咱們也是從農(nóng)村來的,要多關(guān)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xué)。于是那個冬天,母親用了四十五天時間,給小妹的上鋪女生織了兩件毛衣,一件很厚實,一件稍薄一些。小妹說,那個女生拿著毛衣哭了,說這是她收到最珍貴的禮物。就這樣,小妹也和這個女生成了好朋友。
小妹參加工作后,也不再穿織的毛衣,而父親又嫌母親織的毛衣毛褲太厚。于是,母親便開始閑下來。閑下來的母親,會在院子里散步,會和父親一塊修整菜園,或者跟著鄰居拾撿地皮菜。每天晚飯后,還會準時出現(xiàn)在操場一角,跟隨著那支隊伍跳健身操。
三
女兒出生后,母親又開始忙碌了。她不僅要幫我照顧這個小不點,還要給小不點織毛衣。
母親又尋找到了曾經(jīng)的樂趣。她買來寶寶絨和顏色鮮亮的細毛線,給她的外孫女織毛衣。連體毛衣、毛衣裙、小開衫,厚外套,我基本不用給女兒購置衣服。而每當(dāng)帶著女兒外出,別人夸女兒的毛衣好看時,母親總會笑著說:孩子小不挑,長大就不穿了。
女兒漸漸長大,母親也在漸漸老去。為了阻止母親再織毛衣,我經(jīng)常是一次性給女兒購置二、三件毛衣。母親的視力越來越差,頸肩問題也比較嚴重,最終,她自己放棄了織毛衣。但隨即,她有了新目標,織拖鞋。父母家、小妹家、我家,一年四季的拖鞋,都是母親織的。
有時,勸母親歇歇,也六十多歲了,半生的歲月,都在織毛衣中度過。母親笑著說:她就這點愛好。我們小時候,她織毛衣,是為了讓我們穿暖;我和小妹長大后,她織毛衣,是為了打發(fā)時間;而現(xiàn)在,她依然偶爾織織毛衣,其實已經(jīng)是一種習(xí)慣。
四
閑暇時,母親會從箱底翻出一些我們曾穿過的舊毛衣,然后拆洗,重新織。有時是小孩子的毛衣,有時是成人的毛衣,織好后都放了起來。我問她,織那么多毛衣,又沒有人穿,放著干嗎?她說總會有需要的人。
我曾加入過一個野外徒步群,那個群里的人經(jīng)常做公益活動。起初,我從來沒參與過,只是靜靜地看著群里的人分享活動圖片和心得。偶然一次,被朋友拉著去參加送溫暖活動,我一直以為這些活動帶著作秀的成份。但親自參與、感受過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真的很需要幫助。
那是個少數(shù)民族小學(xué),距離我生活的城市260公里。學(xué)校里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在學(xué)校住宿集中管理。一個宿舍八張床,硬床板上只鋪著一個薄薄的褥子。大冬天,孩子們穿著單薄的衣服。老師說,這些設(shè)施和孩子們的衣服及學(xué)習(xí)用具,大多都是好心人捐贈的。
回家后,和母親分享了這次活動的一些照片,母親看著照片上的孩子,哭了。那晚,母親將她柜中收藏的毛衣全部取出,大大小小,共有七件。還找出兩床棉被,堅定地告訴我:聯(lián)系老師,把這些東西給孩子們送去。我不能幫助所有的孩子,但能幫到多少算多少。
后來,那位鄉(xiāng)村女教師,發(fā)來了孩子們穿著母親織的毛衣的照片,有兩件毛衣稍大了,其它的都比較合適。母親看著照片,欣慰地笑了。而那些穿著她親自織的毛衣的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毛衣奶奶。
如今,快七十歲的母親,還會抽空給她的小外孫織毛衣。這不,這件淡果綠的小毛衣,就是給她小外孫織的。小妹說小孩子的毛衣,母嬰店挺多、質(zhì)量也挺好的。母親反駁:那顏色太單一,不是灰就米白,小孩子,穿亮點多好看……
我看著母親與小妹爭執(zhí)的模樣,忽然想起,曾經(jīng),我也這樣勸過母親,但從來沒成功過。因為,毛衣是母親對愛的一種表達方式。母親沒上過學(xué),講不出什么大道理,但織了半輩子毛衣的母親,卻用她自己對愛的理解,書寫著她的人生歲月。那歲月里,或許只是平淡、簡單、溫暖,卻是她一生的追求。
點贊(?ò ∀ ó?)
問好老師,遙祝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