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路】感念母親(散文)
一
我的母親,賦我以骨血筋肉的母親,于公元二零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安詳?shù)仉x開了我們,享年九十三歲。
想人生一世,能有多少人享有九十三年的生命里程?能有多少人毫無痛苦的與兒女們說著笑話滿臉微笑著而壽終正寢?
老話說:年輕享福不算福,老了享福才是福。由此而說,母親是個有福的老太太。而我要說,母親的福是她一生修行而得來的。
母親十五歲那年嫁給了父親,小父親八歲。母親三十八歲那年父親病逝,父親給母親留下的是兩個老人和四個孩子,最小的弟弟只有十六個月,那是二十世紀(jì)五十年代末。
那個年代是艱苦與災(zāi)難、饑餓與憂愁、男人與力氣的年代,即使是家中有幾個身強力壯的勞動力,要養(yǎng)活四個孩子和兩個老人也是不容易的,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地過日子,而母親卻以驚人的力量默默承受了男人難以承受的一切,在家務(wù)與農(nóng)活、老人與孩子、女人與男人、眼前與未來聚集而成的沉重的日子里,她用羸弱的肩膀拉著生活的纖,她用纏裹得變了形的一雙小腳踩著汗水過日子。
母親是我們這個家庭里的頂梁柱,歌頌?zāi)赣H,寫一首生活的詩給母親,都是應(yīng)該的。
二
母親一生沒上過學(xué)不識字,不懂詩書,但她對于知識,對于文化卻是看得無比神圣與虔誠。
父親去世那年,哥哥正趕上初中畢業(yè)。哥哥是我們兄妹四個當(dāng)中的老大,又是個男孩,幫助媽媽挑起家庭生活的重?fù)?dān),這是順理成章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街坊四鄰、親戚朋友都勸母親讓哥哥下學(xué)幫她干活,母親總是說,孩子書念得好,讓他念吧。哥哥不忍心母親一個人勞累,初中畢業(yè)后就打消了讀高中的念頭,母親知道后對哥哥說:“你吃得進(jìn)書,考吧,考不上再回來幫我干活?!蹦且荒旮绺缈忌狭烁咧?,兩年后又考上了大學(xué)。五十多年前的大學(xué)生,那可是方圓百里才出一個的,哥哥自然成了母親的自豪,家族的驕傲。就在哥哥上高中時,姐姐和我也相繼上了小學(xué)。
每一個母親心中的驕傲就是自己的兒子有出息,如此,才有孟母斷織、岳母刻字,于是才讓母親兩個字發(fā)光。我的母親,在那個時代能夠培養(yǎng)出大學(xué)生,這是她一輩子在人前可以理直氣壯的業(yè)績。
那幾年正是全國性的鬧饑荒。為了讓我們不被饑荒餓死,不中途輟學(xué),母親象個鋼鐵打成的漢子一樣為我們攫取著生命的物質(zhì)。在生產(chǎn)隊里和男人一樣干活掙最高的工分。休息時,母親拎著籃子挖野菜,拔豬草,撿柴火,只有晚上回家才當(dāng)上媽媽,在煤油燈下為我們縫縫補補,在西廂房里帶黑推磨。
遇上早晨大海退潮,母親總是披著星星戴著月亮去趕海。在那個連草根、樹皮都吃的年代,這大海里還能有多少寶藏供人們?nèi)ネ诰颍靠赡赣H憑著多年趕海的經(jīng)驗,每次總是收獲頗豐。趕得最多的是蛤蜊、海蜇、牡蠣(也叫海蠣子)、海波螺,偶爾有小蝦小蟹等。
這些個海鮮并不是直接給我們享用的,而是把它們煮熟后,母親一人挑著到幾十里以外離海較遠(yuǎn)的山村里去賣。說是賣,其實是挨家挨戶地去兌換,兌換什么都行,地瓜、蘿卜、白菜、山菜、粑粑,只要是能糊口的,能填飽肚子的就兌就換,即使是半截地瓜也不嫌。就這樣,一小簍蛤蜊能換來兩大筐地瓜?;丶液竽赣H把換來的這些食品計劃著每人每天每頓吃多少,能吃幾天,還要計劃著省下幾個地瓜送給在縣城讀書的哥哥。
每次吃著母親用汗水換回來的地瓜,我的嘴里心里都是甜甜的,有時還會甜甜地給母親送上一個甜甜吻。有一次,我又對母親撒著嬌撮起了嘴唇,母親對我說:別只念著你媽的好,還要念著大山里的媽媽對你們的好。這些地瓜是大山里的媽媽從肚子里省下來給咱們的。她們每次只拿走一兩個小蝦,卻送來一大圍裙地瓜,都是好人啊,可不能忘了幫咱們的這些好人。我從沒看見母親當(dāng)著我的面掉眼淚,可那一次,母親的眼里卻擎著淚花,我懂母親:這淚花,不是因自己的勞累而流,卻是因他人的幫助而感動而流。
就這樣,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媽媽硬是弓著背咬著牙,變著法兒地度著難關(guān),挺著脊梁攥著拳頭,堅強地煎熬著度日子。
三
都說父親是天,沒了父親,家這個天就會塌??稍谖业挠洃浝?,母親是天,是母親撐起了我們這個家的整個天。在那不堪追憶的歲月,我們一家鰥寡孤獨幸賴母親的堅強、勤勞、吃苦,幸得眾家?guī)鸵r,三年自然災(zāi)害,我們一家七口一個也沒餓死,我們?nèi)齻€上學(xué)的孩子一個也沒輟學(xué)。就在母親為我們兄妹四人和爺爺奶奶拼命賺取生命的條件的同時,我們清澈地悟到了母親的希望,越發(fā)用功讀書了。也許母親沒有聽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詩句,可她卻用一生在詮釋著這一詩句。
從小到現(xiàn)在,我沒有嘗到父愛的滋味,母親卻讓我感到了父愛與母愛的豐盈與完整。小到一個人的坐像、站像、吃像、說像,大到一個人的自尊、自愛、自強,母親事事耳提面命,時時言傳身教。
我的小學(xué)、中學(xué)時代正處在文化脆弱的年代,學(xué)習(xí)知識,接受教育,除了課本再就是一年能看上幾次的電影。每當(dāng)縣放映隊到我們村放電影,媽媽總是慷慨地掏出五分錢給我們買一張電影票,讓我們?nèi)ソ邮芨锩鼈鹘y(tǒng)教育。五分錢,在今天掉在地上肯定不會有人在乎,不會有誰彎下腰去撿,可在那個年代,那可是個讓人怦然心動的數(shù)字:五分錢能買一個精裝塑料皮筆記本,能買一包染兩套衣服的染料,能買一雙只有走親戚才能穿的花襪子。這五分錢的獲得需要母親彎曲著四五個小時的腰,趕上大半天的海才會得來。可母親不去在乎自己的苦,不在乎自己的累,在乎的是我們能和有爹的孩子一樣的平等,一樣的快樂。
記得有一次縣電影隊來村里放映的是《趙一曼》,母親沒給錢買電影票,理由是這部電影看過了,看過了再看就是浪費。晚飯過后,我一人偷偷地跑到放電影的家廟大院門口。家廟的院子很大,電影隊就在這個院子里放電影。門口已有很多人往里進(jìn),我人小,就想趁人多時混進(jìn)去。我真得很想看那部電影,正因為我看過一遍,就更想看第二遍,因為主演趙一曼的演員特別像我母親。第一次看時,我甚至懷疑影幕上的趙一曼就是母親扮演的。
人們陸陸續(xù)續(xù)向里進(jìn),檢票口顯得擁擠,有票的、沒票的都在擠,我也擠在人群里,被擁擠的人群推來搡去。突然,我的胳膊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了,繼而被拖出人群,等我回過神來才看清這只大手是母親的。
“完了,回家挨揍吧?!蔽倚睦锖ε聟s沒有哭,一路小跑地被母親拽回了家。那一次母親狠狠地打了我,邊打邊罵我不懂事給家丟人了,讓人笑話了,做人沒骨氣了。母親的打,讓我這個只有七歲的孩子感覺到是犯了彌天大罪。挨打之后,盡管我不能理解看電影怎么就丟人了,怎么就讓人笑話了,看電影與骨氣有什么直接關(guān)系,可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感覺到了,母親的打是隱忍著某些痛苦的期冀和希望。正是這種感覺推著我一天天懂事地長大,一步步穩(wěn)妥地向前走。
保持尊嚴(yán)地忍受貧窮,懷抱堅強地承受觀實,這是母親做人做事的原則,這個原則在潛移默化中構(gòu)成了我的人格特性。
四
母親的勤勞耐勞能干在家鄉(xiāng)的方圓百里那是有目共睹的,母親的明理孝道在家鄉(xiāng)的方圓百里更是有口皆碑的。
一九六七年奶奶雙目失明,這無疑又給勞累的母親多了一份勞累。可母親從來沒有流露出半句怨言,沒有表現(xiàn)出一絲一毫的厭煩,有的只是細(xì)心的照顧,傾心的孝順。
在我的記憶里,母親不是個干細(xì)活兒的人,沒想到母親那雙握慣了鋤頭鐵鍬的粗糙的手,給奶奶梳頭時卻是那么的細(xì)致輕盈靈巧。奶奶的頭發(fā)很長,母親梳理時怕梳痛了奶奶,總是把頭發(fā)攏在手中挽在胳膊上分幾段梳,梳好后再輕輕地綰成髻,然后用發(fā)網(wǎng)罩好髻,再在髻上橫插一個簪子,這個髻便像一件美麗的精湛的藝術(shù)品,結(jié)結(jié)實實漂漂亮亮地鑲嵌在奶奶的腦后。
奶奶飯量小,飯吃不多,愛吃菜,母親總是把炒的有限的菜給奶奶盛上大半碗,而母親的筷子基本上是不碰菜盤的。若是過年過節(jié)吃餃子,奶奶比平時會多吃些,因為母親總是在奶奶快吃完時便悄悄往奶奶碗里放幾個??吹侥赣H這樣做,我們姊妹幾個也學(xué)著母親的樣子悄悄往奶奶碗里放。奶奶自是感覺得到,卻總是佯裝著說:“我這是個圣碗,越吃越多呀?!蹦棠痰纳眢w本來是很弱的,再加上眼睛的疾病,體質(zhì)更是差,可有了母親的細(xì)心照顧,奶奶失明后又生活了八年,到八十四歲高齡故去。爺爺九十四歲壽終正寢。
曾國藩在家書中曾這樣告誡他的兒子曾紀(jì)澤:“孝友為家庭之祥瑞。凡所稱因果報應(yīng),他事或不盡驗,獨孝友則立獲吉慶。反是則立獲殃禍,無不驗者?!币馑际钦f,孝順友愛是家庭吉祥的預(yù)示。世人所說的因果報應(yīng)等事,有的不一定靈驗,唯獨孝順友愛是馬上能獲得吉報的,反之則立遭殃禍,沒有不應(yīng)驗的。今天重溫曾國藩的這段教子孝友經(jīng),確是感到字字在理,句句應(yīng)驗。
母親的孝敬老人,友愛他人,為我們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家風(fēng)。
我的母親,賦我以骨血筋肉的母親離開我們整整六年了,可在我心里,母親從未離開過,她依然在用盡責(zé)教育我們擔(dān)當(dāng),用汗水啟迪我們堅強,用艱辛教會我們珍惜,用仁愛榜樣我們善良,用身教傳遞我們孝道,用言傳教懂我們回報。
寫下“母親”兩個字,眼淚被喚出,心被母親那些事收緊,我的母親,一個踮著小腳忙里忙外的女人,她將所有的愛給了兒女,永遠(yuǎn)值得我懷念。
感謝懷才抱器老師的妙諦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