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PK大獎賽”】一二三四五(外一篇)
《一二三四五》
母親節(jié),我打電話給母親。
接通電話后,母親第一句話:“你啥時候來接我?”我的心里一震,停頓兩秒后我回道:“您再住些天,過一個月就去接您!”有了一個數(shù)字,母親似乎安心了,她說沒事就掛了。
母親是五月一號被侄兒侄媳接去平頂山的。母親節(jié)才過了十三天,她卻又想回來了。我說:“您才去住幾天啊,怎么就著急回來了呢?”母親說:“來很多天了,一二三四五……”我聽到母親電話那頭查數(shù)的聲音。
旁人看見我總是羨慕地說:“你媽多幸福啊,兒子女兒都孝順,這個城市住夠了就去那個城市去住。”
我也覺得母親很幸福,雖然父親不在了,可是兄嫂們都爭著接母親去住,好吃好喝供著,沒人給她臉色看。口袋里始終裝有零花錢,衣服一年四季都買新的。就算不能和城里有退休工資的老太太比,但是與鄉(xiāng)下的老人們而言,母親真的是晚年享福了!
可是,從母親的言語中我感覺不到她的幸福。她整天在我面前叨叨,說她像浮萍一般沒有根沒有家,她覺得她是孩子們的累贅,她的時間在不同的城市里消失了。
她時不時地說想回家一個人住,自己做飯,自己洗衣。她覺得自己能行,完全可以獨立生活。
事實上母親確實不能一個人獨立了,自從她腦梗后腦子便迷糊了,常常把鍋放在液化氣灶上就出去了,等到她想起回家,鍋底已經(jīng)被燒糊了。
母親性子太倔了,就算生病后依然不服輸。她爭強好勝,你說不讓她干活,她好像沒聽見似的,依舊自顧自地做著,最后我還得再去把她做的活重復(fù)一遍。
為了這個事,我一二再再二三交待,讓她什么都別做,等著吃飯就好了。
母親臉色一沉說不好,然后就說讓我把她送回老家去。
不管我怎么對她,她始終糾結(jié)我是嫁出去的女兒,住在我家她就是走親戚。
有時候我會給母親講道理,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以父母所在的地方為家,當(dāng)一個人老了的時候,應(yīng)該以兒女所在的地方為家。母親似懂非懂,她想說什么,終究在我的所謂的大道理中沉默了。
其實,我心里很清楚,母親的幸福在哪里,她的幸福就是要住在她的家里,那個家在鄉(xiāng)下,在村子里。
母親只有回到鄉(xiāng)下,坐在自己的家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鄉(xiāng)親們,打一個招呼,聊上幾句話,這樣的日子對她而言才是順暢的、幸福的。
現(xiàn)實很殘酷,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存的軌道。我和兄長們不能陪著母親長久住在鄉(xiāng)下,我們必須離開那個地方,在更為廣闊的天地打拼。母親能理解,可是她的心卻始終融入不到鬧哄哄的城市中。不論住多少天,她都認為自己只是個過客。
去平頂山二哥家住,母親已經(jīng)說了多次,我不得已才給二嫂打了電話,當(dāng)天下午侄兒侄媳開車來接母親,她歡喜地去了,我以為這一次她能住許多天的。
我的一個問候電話,又引來了母親回家的渴望。隔著電話聽到母親沉沉的嘆息,她說:“自己老了,是個廢人了,什么活也干不了?!?br />
我想再給她講講道理,我們都不需要她做什么的。想了想也沒有說出口,這樣的話不管我說多少遍都不起作用的,在母親的一生中她是守著土地過日子的,她每時每刻都在勞動,只有在土地上她才能感覺生活有意義。
而今,兒女們不讓她干活了,她陷入了迷茫之中。她覺得日子不是這樣過的,她的幸福也不是這樣的。
母親終究是老了,我們看著心疼著,卻無能為力。我們能做的就是她想去哪個孩子家就急忙把她送過去,她想回老家了,就帶她回去看看,然后再回到她不喜歡的城市里。
一二三四五,母親有五個孩子,她有五個家,可母親總說:“這都不是我的家……”
《拾荒者》
看年紀(jì),她大概有八十多歲了,是真正的耄耋之年。脊梁對著天,腰彎得厲害,頭似乎要扎進土地。她步履蹣跚,右手拿著一根小拇指粗的鋼筋,頂頭彎了鉤子,用鋼筋帶鉤子的一頭在垃圾池子里扒拉著。
她是最近才出現(xiàn)的拾荒者,固定的地點是我家門口不遠的垃圾池。有一次我去扔垃圾,正好碰到她踟躇著走向垃圾池,那時候她手里沒有了帶鉤子的鋼筋,用手解開別人扔的袋子。可能覺得夠不著里邊的,就在路邊撿了一根棍子,用棍子在垃圾上戳來戳去,翻撿出她認為能賣的垃圾。
她臉上布滿了老年斑,一雙眼睛洼陷進眼眶,嘴唇不說話也在抽搐著。
后來,便日日見到她,手上的家伙什換成了細鋼筋。早上、中午、下午這幾個時間段,她都在垃圾池子邊忙碌著。不忙的時候,她就坐在垃圾旁邊一家沒人住的屋子臺階上,臺階朝南朝陽。無論什么時候,太陽的光都能照在她身上,滿頭銀發(fā)在光下閃動著。
冷的時候,她便從垃圾旁撿了旁人扔的衣服圍在身上。慢慢地她身邊圍坐了一些老人,或三或倆,她們坐得很近,說話似乎都是頭對著頭了。
前些天母親從外邊回來,剛坐下便迫不及待地對我說:“閨女,我去撿垃圾的那個老太太家去玩了!”
我詫異,問她:“你怎么認識的?”
母親說:“我從廣場回來看到老太太一人坐在臺階上,便挨著她坐下聊了一會兒。老太太很熱情,邀請我去她家坐坐,我這才知道,她居住在我家相隔不遠的平房大院里。”
因了這個拾荒老太太,母親打開了話匣子,說老太太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如今她住在女兒家,女兒家經(jīng)濟條件一般,于是她便做了拾荒者,雖然收益并不多,但是每天撿來的廢品賣出去,夠買幾個饅頭了。
母親絮絮叨叨說了許多,把拾荒老太對她說的話統(tǒng)統(tǒng)給我說了一遍。到最后,母親長長嘆一口氣,說:“那老太太真是怪可憐的啊!”
我不明白母親這里的可憐具體指的是什么?是那么大年紀(jì)撿垃圾?還是家里有兒子卻住在女兒家?在我母親的心里,一直認為養(yǎng)兒防老,女兒嫁出去就是外姓人了,所以即便住在我家,她總是會叨叨,說走親戚時間太長了。
看著母親眼睛里流露出的同情,我笑著說:“請老太太來家里坐坐?!蹦赣H沒有拒絕也沒有邀請。
昨天下午我在街上路過十字路口的時候,看到一對年輕夫妻跪在地上,背后豎著一塊木板,上邊貼著許多照片,也有簡單的說明,意思是孩子病了需要一大筆治療費,如今錢不夠需要好心人幫助。那上邊還貼了醫(yī)院開具的證明,路過的人很多,真正看一眼的卻很少。
我路過的時候側(cè)頭看一眼,還沒看完上邊寫的內(nèi)容,這對夫妻便開始向我磕頭,弄得我極其尷尬,便從包里掏出十塊錢放到他們面前的盆子里。就在那對夫妻連聲說謝謝的時候,我被什么東西觸碰了一下,扭頭一看,吃了一驚。
彎著腰頭似乎要碰著地,手里拎著一個袋子,里邊裝著幾個礦泉水瓶子和奶盒,這不正是我家不遠的拾荒老太嗎?
此刻,她努力地想直起腰,但是那脊梁卻始終是彎著的。她放下手里的垃圾袋子,那抖啊抖的手顫顫巍巍地從貼身衣服的口袋里摸出兩個一塊的、三個五角的硬幣,還有幾個一毛的紙錢,不用彎腰便放進那個盆子里了。
就在那對夫妻磕頭說謝謝的時候,佝僂的身子已經(jīng)蹣跚離去了。那根細鋼筋穿在袋子上,拎著的手抖啊抖、抖啊抖……
我目送著拾荒老人,待我黏著夕陽的余暉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垃圾池邊的屋子臺階上依舊坐著一道身影,滿頭銀發(fā)在晚霞的照耀下閃著光……
兩篇關(guān)于老人的小故事告訴我們:老年人和我們每個人一樣,幸福成就感來自于付出。作品老年人的主題正是大家關(guān)注的,而,如何讓老年人感覺生活幸福,這個話題發(fā)人深思。好文字學(xué)習(xí)欣賞了!遠握,文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