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派寫手選拔賽】五彩鄉(xiāng)戀(散文)
盡管遠離故鄉(xiāng)已四十多年,但鄉(xiāng)村歲月留存的美感,就像永不褪色的綠洲花海,生機盎然地根植于我的心田中。那一個個鮮艷的畫面,都是絲絲抹不去的回憶;那一道道亮麗的色彩,都是縷縷斬不斷的鄉(xiāng)愁。
一、黃
對于我的故鄉(xiāng)家園來說,黃色是土地本色,是莊稼成熟之色,也是農(nóng)家期盼的顏色,凝聚著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無盡的情感。
家鄉(xiāng)地處黃河下游,人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不折不扣的土黃色。在父老鄉(xiāng)親們的眼中,土地之黃是生存之色,貴如黃金。每年一開春,男女老少便爭先恐后地撲入黃色的土地,開始一年的勞作。春天里,在和煦陽光的照耀下,黃色的土地一望無際,金光閃耀,讓人百看不厭,百般珍惜、疼愛。記得參加生產(chǎn)隊勞動時,在片刻的休息時間里,我喜歡和鄉(xiāng)親們一樣,恣意地躺在大地上,背靠黃土,面向藍天,看著片片白云在空中飄動,聽著陣陣鳥鳴在耳邊回響,任由縷縷和風從身上拂過,充分享受著大地的柔軟和春天的溫暖。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映入眼簾的第一抹黃色并不是來自鄉(xiāng)野,而是出自農(nóng)家小院。當年,許多農(nóng)家小院都種著迎春花,我家房屋前面也種了一株,緊緊貼著墻根,依偎墻壁生長。此處風吹不到,陽光充足,是院中最溫暖的地方。每年“立春”節(jié)氣一到,盡管氣候還十分寒冷,但迎春花的枝條卻準時萌動,并很快布滿金黃色的花朵。迎春花盛開時,枝條上沒有一片葉子,細長而柔軟的花枝輕靈地搖曳,就像抖動一串串制作精美的項鏈,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把農(nóng)家小院映照得亮麗無比。
迎春花名不虛傳,不愧為春天的使者。在它的呼喚下,田野里、荒野中、道路旁、房前屋后,很快便綴滿花草。春天里的鄉(xiāng)野盡管百花齊放、五顏六色,但最燦爛的卻是黃色,因為盛開黃花的野菜、野草特別多,如苦菜花、曲曲芽、蒲公英等,還有許許多多叫不上名字的黃色野花。小時候到野外挖野菜,我和伙伴們都是循著黃花的顏色尋找,往往一找一個準兒。在春天里的“遍地黃花”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蒺藜”的花朵?!拜疝肌北臼且环N果實長滿硬刺的植物,專扎農(nóng)人的手、腳,令人生厭,但春天里的蒺藜幼苗卻非??蓯?,柔嫩的蔓枝兒匍匐在地面上,向四面八方自由舒展;蔓葉嬌嫩翠綠,散發(fā)著淡淡的青草味兒?!拜疝肌钡幕ǘ浜苄。ㄉ埸S,每朵五個瓣兒,就像金色的小星星。春天里的每棵蒺藜,都能編織出一片閃耀著金星的綠色地毯,為春天的原野增添一抹亮麗。在故鄉(xiāng)溫暖的春天和溫馨的鄉(xiāng)野里,即使是“蒺藜”這樣的植物,也是溫柔的。
與荒野相比,田園中的黃色則更加誘人。春末夏初,在各家各戶的院子、菜園中,人們種下的各種瓜果、蔬菜陸續(xù)開花,西紅柿、黃瓜、絲瓜、南瓜等,掛得都是鮮艷的黃花。隨著這些黃色花朵不停地盛開、掉落,各種蔬菜便陸續(xù)登上農(nóng)家的餐桌。在滿園黃花中,我最喜歡南瓜的花,金黃、碩大、清香,惹得蜜蜂、蝴蝶等飛繞駐足,留連忘返。我在觀賞南瓜花時,總喜歡撥開南瓜的葉子,查看隱藏其中的南瓜果實,常有意外發(fā)現(xiàn)。南瓜雖然不是特別好吃,但長得又圓又大,憨態(tài)可掬;成熟后也變成金黃色,令人喜愛。
老家鄉(xiāng)野中最壯麗的黃色,無疑是成熟時的麥田,這要等到盛夏時節(jié)。記得每年從入夏開始,農(nóng)田中的小麥幾乎一天一個樣,拔節(jié)、打苞、繡穗、開花,張弛有序、有條不紊地走向成熟。父老鄉(xiāng)親們則天天望著麥田,期盼那抹燦爛的金黃準時來臨。小麥由綠變黃的過程非常短暫,往往一、兩天便能完成;農(nóng)人們深諳“麥熟一晌”的道理,會選擇最恰當?shù)臅r機下田收割。隨著農(nóng)田中金浪滾滾,農(nóng)人鐮刀飛舞,馬車穿梭往返,金黃之色很快便溢出麥田,沿著鄉(xiāng)路,蔓延到生產(chǎn)隊的大場院,流淌至各家各戶的院子,把整個村子都染成金黃。
與夏天里只有小麥“一枝獨黃”相比,秋天里的黃色則要豐富得多,黃豆、小米、黍子,還有大名鼎鼎的玉米。玉米棒子剝?nèi)テず螅蛟趫鲈豪锒逊e如山,或掛滿各家各戶的小院,成為秋天里最亮麗的一道風景,也成為豐年的象征。秋天里的黃色,還將直接延伸到農(nóng)家的飯桌上,小米粥、窩窩頭、煎餅、年糕,都是燦爛的金黃色,讓人胃口大開。我幼時那些年,小米和玉米在農(nóng)家飯桌上很有地位,因為當時吃得更多的是地瓜干,而白白的地瓜干面,做成的窩窩頭卻又黑又粘又硬,要靠摻入玉米面來提升質(zhì)量。摻入的玉米面越多,窩窩頭顏色越黃,營養(yǎng)和味道也就越好,從而越受歡迎。純玉米面窩窩頭或純小米面煎餅,當時則屬于奢侈品,每年最多吃一、二次嘗個新鮮,平時難得一見。
在秋天里的莊稼成熟之際,荒野里也有一道炫目的金黃,這就是無人不曉的“野菊花”。城里人喜歡稱“野菊花”為“雛菊”,鄉(xiāng)下人則更喜歡“野菊花”之名,因為鄉(xiāng)野才是它真正的家園。其實,多數(shù)“野菊花”并非秋天才開放,夏天早已花滿枝頭,只是由于花小枝短,容易被淹沒在其它花草中。等到草枯花零的深秋,“野菊花”便變得一枝獨秀,成為秋野里最絢麗的色彩,讓人無法忘卻。作為愛菊之人,如今我每年都喜歡觀賞城市的菊展,但總覺得遠不如鄉(xiāng)野中的“野菊花”那樣充滿親切感和震撼力。
與野外秋菊相對應的,還有向日葵,老家稱之為“朝陽花”。當年向日葵被廣泛種植于家家戶戶的小院和菜園,碩大的花盤、整齊的花瓣,閃光的金色,再配上高挑的身體,亭亭玉立,在秋日燦爛的陽光下,異常奪目。向日葵花瓣為標準的金黃色,不僅亮麗,而且干了也不會褪色,因而從開花到收獲,向日葵一直是身披金甲,將農(nóng)家和村莊映照得金光閃耀,活力十足。讀小學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喜歡把向日葵花瓣當作書簽夾在課本中,書本和書包會久久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
對于像我這樣的農(nóng)家孩子來說,秋日里還有一道黃色倍受關注,這便是樹、禾、草等植物的葉子。那些年由于燒火用的柴草緊缺,秋日里的每一片黃葉,都不會為農(nóng)家所忽視,總要千方百計收回家中,讓其變成冬日里的一絲溫暖。記得村口有一棵大銀杏樹,每年晚秋掛滿金黃的樹葉,成為村里的一大景觀。小時候的我,關注的卻是銀杏樹葉何時飄落。如果哪一天晚上天氣突然降溫或者北風大作,第二天我會早早起來,用竹筢子將銀杏樹下的落葉摟走。如今每當看到秋天的銀杏,當時的情景就會浮現(xiàn)在眼前。
二、綠
老家的鄉(xiāng)村是一幅美麗的畫,這幅畫的基本色調(diào)便是綠色。在我的記憶中,老家盡管一樣有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輪回,盡管也有冰封雪蓋之時,但從來都不會缺少綠色。
對于鄉(xiāng)村和農(nóng)家來說,綠色意味著生命,意味著收獲,也就意味著希望。因此,老家的父老鄉(xiāng)親,對綠色總是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哪怕是看到路邊的一棵野草,一株小花,一叢荊棘,也會報之以應有的尊重。春天伊始,最早給鄉(xiāng)村帶來春色的,正是那些毫不起眼的野草。殘雪還未化盡,鄉(xiāng)野乍暖還寒之時,野外的一些避風、向陽處,便有小草迫不及待地悄然萌出,不知不覺間將鄉(xiāng)村大地染成一團團翠綠。老家的父老鄉(xiāng)親們,總是先從荒野里捕捉到春的信息,從而做好農(nóng)忙的準備。等到春末夏初,鄉(xiāng)野更是被綠色覆蓋,村莊亦被綠色包圍,就連鄉(xiāng)間的小路,也被兩邊的野草侵占得幾乎“合攏”,呈現(xiàn)出“遠芳侵古道”的詩情畫意。
與鄉(xiāng)野綠色相呼應的,是樹木的綠色。每年春風一起,春雨一來,村莊中的各種樹木便一改光禿禿的形象,紛紛以嶄新的面貌把村莊染綠。在我的記憶中,每年從“驚蟄”到“春分”這段時間,院中的石榴、榆樹、槐樹、香椿等,先是吐出棕色的嫩芽,繼而漸漸變成小綠葉,直至滿樹翠綠。于是,原來灰暗死寂、毫無生氣的農(nóng)家小院,便立刻充滿了勃勃生機,全村的農(nóng)房也被掩映在綠樹之中。在農(nóng)家眼里,翠綠的樹葉同農(nóng)田中的綠色嫩苗一樣,預示著一個豐年的開始,寄托著無限的憧憬。在那貧困的年代,樹木的翠綠不只是養(yǎng)眼宜人,更是大自然實實在在的饋贈:榆錢、榆葉、香椿等,都是難得的食物,都能幫助鄉(xiāng)親們擺脫青黃不接的困境。
在鄉(xiāng)村所有樹木中,柳樹之綠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柳芽在萌發(fā)過程中,先是鵝黃,繼而淺綠,再到深綠,每天都不一樣。天天盯著柳樹發(fā)芽的農(nóng)婦們,在柳芽長出還不到半寸長時,便將其從柳枝下擼下,拿回家摻著做飯吃。此時的嫩芽還沒有柳葉那股刺鼻的味道,透著一絲淡淡的清香。柳樹發(fā)芽的時候,也是我們小孩最忙碌的時候,用柳條編草帽“打仗”,或做“柳哨子”,成為每年必不可少的游戲內(nèi)容。柳枝有個特點:嫩芽剛要露頭時,用手輕輕扭動,樹皮便與中間的枝芯脫離,老家稱之為“離骨”。這本是大自然的饋贈,便于能工巧匠編制各種精美、結(jié)實的生活用具,卻被我們孩子們巧妙利用:把枝芯從中間抽出,用外面的樹皮做成笛哨,我們稱為“柳哨子”。記得柳樹發(fā)芽那幾天,村莊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忙著爬樹折枝,然后比誰做的哨子長、哨子粗,誰吹得聲音大,忙得不亦樂乎。有經(jīng)驗的大孩子,還能用粗細、長短不一的柳哨,吹出不同的音階,讓小一些的孩子們羨慕不已。由于柳樹發(fā)芽很快,能做“柳哨子”的時間沒有幾天,孩子們都懂得“機不可失”,并樂此不疲。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最讓我震撼的綠,是連片的“青紗帳”。那時候,生產(chǎn)隊大量種植高粱,玉米更是遍及田野。高粱、玉米“拔節(jié)”的時候,一天就可以長高許多,尤其是在大雨之后。每天清晨,有的老農(nóng)喜歡蹲在地頭,看高粱、玉米成長。據(jù)一些老人說,高粱、玉米“拔節(jié)”時會輕輕發(fā)出“啪?啪?”的聲音,用耳朵就能捕捉得到。少年的我也曾努力聽過幾回,不知是功力不夠還是沒有專心致志,一次也沒有聽到過,但卻從不懷疑這一說法。幼時有閑暇時,我要經(jīng)常到玉米地里拔野草,在“青紗帳”中一呆就是大半天,因而充分領略了它的壯觀與神秘。
鄉(xiāng)野里最持久的綠色,無疑是麥田。麥子在農(nóng)田中的時間長達九個月,除去冬天被大雪覆蓋和成熟的那幾天,其它時間都是一片翠綠。每天秋收之后,其它田野都恢復了土地的黃色,麥田卻是綠意盎然,彰顯著田野的勃勃生機。而每年一開春,麥子便迫不及待地褪去雪裝,把綠色送給春天。春天的麥子分蘗時,短短幾日,便由單薄之軀變得粗壯無比,覆蓋住大半個田壟,顯示了頑強而奇特的生命力。由于秋、冬、春、夏四季都在農(nóng)田,麥子更像一名忠誠的哨兵,捍衛(wèi)著故鄉(xiāng)綠色的家園。
三、紅
在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紅色意味著浪漫,意味著甜蜜,意味著喜慶,是最奪目的一道色彩。
每年早春,紫紅色的楊穗便掛滿白楊樹枝頭,為紅紅火火的一年剪彩;而大紅的牽?;?,從春天一直開到深秋,成為鄉(xiāng)間最忠實、勤懇的裝扮者;荒野中的“狗尾巴花”,則把色彩與形狀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成為鄉(xiāng)野獨有的奇特花影。在所有紅花中,我覺得最艷麗的,當屬夏初的石榴花。我家和許多農(nóng)家一樣,喜歡在窗前種植一株石榴。每年夏初一到,石榴樹便開滿紅色的花朵,如陽似火,鮮艷無比,把小院都映成紅色。紅色石榴花堪稱大自然的杰作,花色正紅,色彩艷麗,經(jīng)常被小女生拼成花朵貼在課本上。更小一些的女孩,則喜歡把一瓣石榴花貼在額頭,如胭脂輕點,嬌媚無比。農(nóng)人辛勤勞作歸來,看著朵朵嬌艷欲滴的石榴花,望著滿樹明媚,聞著陣陣花香,辛苦和勞累便會驟然消減。記得小時候夏日傍晚時分,家人會把小院打掃干凈,在石榴樹邊搭上飯桌,一邊吃飯,一邊聞著石榴花香,飯菜也覺得特別可口。莊戶人家大多不掛窗簾,中午在房內(nèi)休息的時候,石榴花就在眼前綻放,把房間也映照得亮亮堂堂;月明星稀的夜晚,透過木格窗欞,窗外月光斑駁,樹影婆娑,花兒搖曳,蟲鳴陣陣,更是如夢如幻,意境無窮,為農(nóng)家生活平添了一份浪漫。
在鄉(xiāng)村,紅色與金色一樣,也意味著成熟。那時,各家各戶都有一個小菜園,種滿了茄子、辣椒、西紅柿等蔬菜。我對辣椒是否變紅并不關注,關心的是西紅柿何時成熟。西紅柿落花后不久,我就迫不及待地關注著果實的顏色,每天放學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跑到菜園,看西紅柿紅了沒有。母親笑我性急,告訴我西紅柿要從綠變白,然后才能變紅。我雖懂得這一道理,但每天還是要去觀察一番,直到有的西紅柿開始透出一絲暗紅,我便開始了好日子。那時鄉(xiāng)村沒有多少水果可吃,能吃到一個成熟的西紅柿,就感覺幸福無比了。當然,關注西紅柿是否變紅的不止是我,還有家里的雞和空中的鳥。因此,我每天早上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摘下向日葵的葉子,把剛要變紅的西紅柿掩藏起來,免得遭受禍害。
與西紅柿相比,西瓜的紅則更加誘人。那時各家的菜園和自留地一般都不種植西瓜,只有生產(chǎn)隊會種上幾畝,但也主要用于賣錢,從來不把剛上市的西瓜分給各家。幸運的是,每年都有一次吃西瓜的機會,這便是“吃籽瓜”。所謂“吃籽瓜”,就是生產(chǎn)隊每年要從成熟的西瓜中,挑選幾個好瓜把瓜籽留下,作為明年西瓜的種子,而這幾個西瓜則由各家來人一起吃掉。每年,我家的這一“美差”便由我承擔。由于只有幾個西瓜,而生產(chǎn)隊近三十戶人家,每人只能分到不大的一塊,但由于西瓜品質(zhì)好,吃起來特別過癮,只是不能吃得太快,防止連同瓜籽一起?下。到了秋天,西瓜田要接種小麥,生產(chǎn)隊會把尚未長大的小西瓜分給社員,這時我才有了多吃西瓜的機會。每天放學后,我都急急忙忙挑出一個,用刀從一頭切個口,用勺子掏著吃。每次用刀切時,我都滿懷期望,總想看到那誘人的紅色。那些小西瓜由于都才長到半大,里面的瓜瓤和瓜子全是白的,只是由于摘下后放了幾天,才有了一點淡紅色,基本上沒有甜味。哪天要是運氣好,碰到一個瓜瓤水紅的半熟西瓜,那就如同抽獎中彩一樣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