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征文】兒時的暖爐(散文)
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今“散熱器”也已成為鄉(xiāng)村居民冬季最普遍的取暖工具。但在我的眼前,又不禁浮現(xiàn)出若干年前兒時的“暖爐”。
記得冬日的凌晨,父親總是早早起來,用鐵鉤勾勾爐箅子、捅捅爐堂,將暖爐內(nèi)的草木灰傾理干凈。到外屋廚房找些軟柴,塞進爐子里,小心地劃根火柴,將軟柴點燃。待火苗竄起,父親就將籃子里的干玉米瓤填進爐子里兩捧。就這樣,沉睡了大半夜的火爐,在父親的呵護下,慢慢醒來。在青煙的通透中,爐筒子不斷發(fā)出“咔咔”的響聲,熱氣在偌大的土屋里,漫溢升騰。母親忙著做早飯,我們兄妹三人,則依舊蒙著厚厚的棉被,沉浸在懵懂的夢境里。
父親把鋁壺灌滿水,用鐵鉤勾起爐蓋及兩個小爐圈,將水壺坐到爐子上。待爐里的火苗弱下來的時候,父親便將水壺挪開一條縫兒,將玉米瓤或者木塊續(xù)進去。于是,爐灶里的火就像被充了氣一樣,卯足了勁兒似的舔著壺底,發(fā)出呼呼的響聲,節(jié)奏明快,悅耳動聽,似一頭小火車般驕傲地向前奔馳。
天亮了,外邊柔和的光線卻不能完全透進室內(nèi)。玻璃上,結(jié)了層厚厚的霜花,望不見窗外的景觀。有時我們雖已醒來,卻因怕冷,還是靜靜地躺著,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霜花,陷入無限美好的遐想。那千姿百態(tài)的霜花,似樹、如山,瓊樓玉宇,形象逼真,潔白無瑕,那是“冬爺爺”每天夜里贈給孩子們的珍貴禮物。
父親坐在爐旁的木凳上,邊燒水,邊將我們的衣褲翻過來烘烤。待衣裳里面兒熱乎了,便立即拿給我們,這樣穿起來我們才不會呲牙咧嘴地喊“涼”,更沒有理由再賴在暖暖的被窩里不肯起來。而這時候,在火爐的作用下,整個屋子里也已暖烘烘的了。我們兄妹,常常趴到窗臺上,用嘴在窗花上,哈出一個個圓圓的口形,或用硬幣貼在玻璃上,望著那霜花慢慢地變形、融化。當(dāng)太陽冉冉升起,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欞,加之室內(nèi)爐火的熱能量,那美麗潔凈的霜花逐漸變成了冰水,流淌了一窗臺。
記憶中,兒時的冬季格外寒冷,可頑皮的我們總禁不住外面世界的誘惑。尤其是雪過天晴,溫柔的陽光靜靜地泄在潔白的雪地上,亮晶晶的耀眼,天地間成了銀裝素裹的童話王國。起初,孩子們被母親包裹得嚴嚴實實,儼然一只只肥碩的小企鵝,總會不約而同地跑到場院里、大街上,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半天下來,我們的衣著早已變了形,不是帽子戴歪了,就是手套甩在一邊。身上雖已汗涔涔的,可小臉卻凍得通紅,攥雪的兩手冰得發(fā)紫。于是,就時不時地跑回屋里,急忙湊到火爐旁,手心手背翻過來調(diào)過去地烤上一陣兒,待手暖和之后,便又立即奔出去。有時竟忘記關(guān)門,常常惹得母親一次次嗔怪,說你們這些小“淘氣包”,大冷天不好好在屋里貓著,來來回回的,把熱氣都放沒了。
父親可以用爐子燒水,還常常拿大馬勺放在爐圈上炒菜,既快又便捷,比大鍋里做出的菜要香得多。我們小孩子,倘若餓了或饞了,就取些黃豆粒兒來,放到爐蓋上炒。用爐鉤或木棍勤扒拉,這時宜使用溫火,火小了,一時半會兒不熟,火大了,會弄得手忙腳亂,挺好的“美食”常會糊成一片。最好的做法莫過于烘烤凍豆包、玉米餅子和土豆,味道特別好。尤其是地瓜,用清水洗凈,用菜刀小心翼翼地切成薄片,并排擺在干凈的爐蓋上烙,用指尖適時地翻動。小時候,沒有其他零食,地瓜片便成了我們百吃不厭的美味,那濃濃的香氣也總是彌漫在老屋之內(nèi)。
火爐連結(jié)著我兒時的記憶,我們愛它,不僅僅是因為它驅(qū)走了嚴寒,溫暖了簡陋的老屋。同時,它又會給我們提供許多便利條件,讓我們隨時可以享受美味小吃。
二
兒時,每到入冬,天氣漸冷,父親便開始著手搭建暖爐。那整套的爐具,包括爐箅、爐板、及三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爐圈和爐蓋,也有用一張大鐵皮來替代爐蓋的,省卻了兩個小爐圈,用起來很方便。爐具是當(dāng)年冬去春來,天氣轉(zhuǎn)暖后從火爐上拆下來的,放進倉庫里保存,以備來年冬季再次使用。至于一節(jié)一節(jié)的鐵制爐筒子,薄薄的,每節(jié)一頭粗、一頭稍細,便于組裝,燒了一兩年后常會受損或銹跡斑斑,只能更新?lián)Q代,好在每到天冷時,集市上都會有賣的。
小小的火爐,是農(nóng)村過去家家戶戶必備的取暖工具。當(dāng)然,搭暖爐也是有些講究的,搭的好,爐子好燒,火苗旺,熱氣來的快;否則定會冒一屋子的煙,不但起不到取暖的目的,屋里人還會被熗得受不了,無奈還會開門放煙,寒氣內(nèi)侵,家人飽受煎熬,只好將爐子毀掉重搭。但這技術(shù)活兒也不是專門學(xué)來的,靦腆的父親羞于求人,憑著自己多年的實踐摸索,才積累了一些搭好暖爐的經(jīng)驗。
要搭暖爐了,父親將爐具拿進室內(nèi),選好位置,或在墻角,或在屋地中央,按照屋子空間的大小,保證爐筒總長度適中,太短則散熱面積小。每每這時,我們小孩子都非常興奮,也變得乖巧和勤快起來,愿意跑來跑去給父親當(dāng)下手。早先,用搭炕余下來的土坯,搭建起的暖爐顯得既憨又笨,還易掉土;后來有了紅磚,和上泥巴,壘砌成的火爐四四方方、棱角分明,格外耀眼。常常還會在爐身前頭留出一個小而方的洞,能看見爐里的火,還可填爐柴,整個暖爐也就更顯得美觀,也會因空氣流暢而燃燒得更加旺盛。
那時學(xué)校教室里,冬天也都靠爐子取暖。每到入冬,班主任提前安排幾名離家近的同學(xué),把鐵鍬和泥板帶來,還需要細鐵絲,吊爐筒子用。搭爐大都是男生的活兒,班主任是師傅,負責(zé)搭?;學(xué)生們就是小工,搬磚、打水、和泥,忙前忙后。暖爐搭好了,便將爐筒子一節(jié)節(jié),小頭對著大頭,連接好,拐彎的地方有專用的“接頭拐脖”。大家齊心合力將長筒立到爐子上,每隔一段距離,就用細鐵絲纏緊,兩頭分別固定到棚頂?shù)臋_條釘子上。爐筒子從爐子上的“喉眼兒”,一直通向屋角的煙囪處,最后用泥將縫隙抹嚴實,大功就算告成。
同學(xué)們爭先恐后地去找干草或玉米葉子,塞進爐灶,蓋上爐蓋,劃根火柴,從爐箅子底下將其點燃。剛開始,或許因爐灶潮濕,爐筒節(jié)處常常會有幾許濃煙擠出。待火燃起來后,再填少許木棍或木塊,那爐子便漸漸地有了生機,呼呼地發(fā)出聲響,爐筒節(jié)處也不會再竄煙。于是,老師和同學(xué)們都會有種成就感,對著火爐議論紛紛、贊嘆不已,臉上都顯露出燦爛的笑容。同學(xué)們自帶干柴,每天輪流值日,早早到校,將爐火點燃,將教室烘熱。一早一晚天冷時用“大火”多燒一段時間;中午陽光充足時少填些柴,用“小火”慢慢烘,保持爐火不滅即可。有了爐火的溫暖呵護,我們才可以安心學(xué)習(xí),正常生活。下課后,同學(xué)們時常圍到爐子旁,邊烤手邊炒瓜子,有的竟然還用暖爐煮飯,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暖爐鐫刻著時代的轍痕,陪伴著老屋的冬天,伴隨著我們的童年和少年。歲月悠悠,時過境遷,那許多年前遍及鄉(xiāng)村的平凡的暖爐,已伴著簡陋的泥土房,成了人們遙遠的記憶。但那些與暖爐有關(guān)的情結(jié),愉快的往事,溫馨的畫面,美好的時光,在我們那代人的心中,永遠也無法泯滅。
在此衷心祝福所有關(guān)心、關(guān)注遼河心源的朋友們:平安、快樂、幸福!祝福筆端流云,感恩江山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