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短篇 >> 作品賞析 >> 比喻襯托,各盡其妙

編輯推薦 比喻襯托,各盡其妙


作者:金龍 秀才,1742.58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616發(fā)表時間:2017-04-24 16:14:03
摘要:《琵琶行》《李憑箜篌引》樂曲描寫之比較

比喻襯托,各盡其妙
   有人說,世間存在的各種事物,最難寫的莫過于聲音了。因?yàn)樗瓤床灰?,又摸不著。說它有,它確實(shí)存在;說它無,它又不見行跡。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盡管聲音很難寫,但還是不乏描寫聲音,尤其是描寫樂曲方面的成功之作。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就是這方面的典范之作。
   雖然這兩首詩歌同為描寫樂曲的典范之作,但是,它們在對樂曲的描寫中,所采用的描寫手法是不盡相同的。拙文擬就這兩首詩歌樂曲描寫的手法,作一些比較闡述。
  
   二
   樂曲描寫之難,難就難在它是抽象的,是無形的。高明的寫手,總是設(shè)法將抽象化為具體,把無形變成有形,這就有必要借助比喻的手法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寫到琵琶大弦和小弦發(fā)出的聲音時,分別用了“嘈嘈”和“切切”兩個擬聲的極其抽象的詞語,讀者想借此獲得對樂曲的清晰的印象是不可能的。這點(diǎn)白居易也考慮到了,因此,在“嘈嘈”和“切切”的后面,分別加了兩個比喻“如急雨”和“如私語”,前者就像下起一場暴雨,后者就像兩人在竊竊私語。這樣,讀者對大弦和小弦發(fā)出的聲音的特點(diǎn)就具體可感了。
   當(dāng)然,在琵琶彈奏的過程中,不會一味地用大弦,也不會只是用小弦,而是時而用大弦,時而用小弦,這“嘈嘈切切錯雜彈”的樂曲又是怎樣的呢?詩中用“大珠小珠落玉盤”將其形象化了:大弦的聲音就像大珠子掉落在玉盤里發(fā)出的聲音,小弦的聲音就像小珠子掉落在玉盤里發(fā)出的聲音,它們互相錯雜,交替出現(xiàn),共同組成了一支美妙的樂曲。
   樂曲流暢的時候是“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樂曲凝滯的時候是“幽咽泉流冰下難”,前者就像黃鶯在花下啼叫,后者就像泉水在冰下流動。如果讀者能借此展開聯(lián)想,自然能夠獲得對樂曲的“流暢”和“凝滯”的特點(diǎn)的具體印象。
   當(dāng)琵琶的演奏,經(jīng)過短暫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停歇進(jìn)入高潮之后,詩人又用兩個比喻對其樂曲進(jìn)行了描寫:“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彼鼈兙拖裱b滿了水的銀瓶,突然被打破水漿迸流而出,它們就像帶甲的騎兵,突然沖出與敵方刀槍相擊,把琵琶彈奏進(jìn)入高潮時樂曲的情況,具體而又形象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最后樂曲收尾時,“四弦一聲”的樂曲又是怎樣的呢?它就像“裂帛”,即用力撕開一塊布時所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就這樣,白居易借助一系列比喻的寫法,把十分抽象的樂曲寫得具體而又形象,把無形的樂曲變換成了各種有形的事物,使讀者對琵琶彈奏出來的樂曲,留下了既具體生動又深刻難忘的印象。
   李賀也是深諳此道的老手。在他的《李憑箜篌引》中,描寫樂曲清脆時,把它比作“昆山玉碎”;描寫樂曲和緩時,把它比作“鳳凰叫”;描寫樂曲慘淡時,把它比作“芙蓉泣露”;描寫樂曲清麗時,把它比作“香蘭笑”。清脆時如昆山玉石跌地破碎,和緩時如鳳對凰傾訴衷腸,慘淡時如蓮花上灑滿露珠,清麗時如幽谷香蘭風(fēng)中遞笑。通過這一組的比喻,就把李憑彈奏的箜篌曲的各種情景,具體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盡管白居易和李賀在描寫樂曲時,都用了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的比喻的描寫手法,但是,它們在量的控制方面是不盡相同的:在《琵琶行》中,這種描寫手法,可以說是貫穿于整個演奏過程;而在《李憑箜篌引》中,這種描寫手法只是偶一用之。但它們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是相同的。
  
   三
   要成功描寫樂曲,除了通過各種比喻去直接地表現(xiàn)它之外,還可以通過對樂曲產(chǎn)生的效果的描寫間接襯托出來。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可以說是把這種間接襯托發(fā)揮到了極致。全詩共十四句,而運(yùn)用到間接襯托的手法的就有十句之多。
   首先,詩里寫到李憑彈箜篌的聲音,對空中的浮云所起的作用,“空山凝云頹不流”,連天上的浮云也被這樂曲吸引住了,從而凝滯不動。這是第一層的襯托。接著詩中寫到這種樂曲對傳說中的湘夫人和素女所起的作用,“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湘夫人)對竹垂淚,素女一臉愁容,她們都被李憑的箜篌曲深深打動了。這是第二層的襯托。接著詩中又寫到這種樂曲對長安城里的人所起的作用,“十二門前凝冷光”,聽到他的樂曲,人們仿佛覺得長安十二城門,都籠罩在一片寒光之中。這是第三層的襯托。接著又寫到這種樂曲對玉皇大帝所起的作用,“二十三絲動紫皇”,連玉皇大帝也被此樂曲感動了。這是第四層的襯托。接著詩中又寫到這種樂曲對石頭所起的作用,“女媧煉石補(bǔ)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就連當(dāng)年女媧補(bǔ)天用過的石頭,仿佛也要被這種樂曲聲震破,從而引發(fā)了一場石頭雨。這是第五層的襯托。接著寫到這種樂曲對人們所起的作用,“夢入神山教神嫗”,它把人們帶到夢一般的境界,仿佛看見李憑在教一幫仙女彈奏箜篌。這是第六層的襯托。接著寫到這種樂曲對水中生物所起的作用,“老魚跳波瘦蛟舞”,魚兒聽到這種樂曲躍出水面,蛟龍隨著樂曲的節(jié)拍翩翩起舞。這是第七層的襯托。接著又寫到這種樂曲對月中的人和動物所起的作用,“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那個一天到晚在砍桂花樹的吳質(zhì)(吳剛)聽到這樂曲,也不砍樹了,而是靠在樹上凝神靜聽;那只月兔也聽得入了神,連露水打濕了身上也渾然不知。這是第八層的襯托。
   通過這連續(xù)八層的襯托,就把李憑彈奏箜篌的神奇效果渲染了出來。使讀者讀后,不得不佩服其高超的彈奏技藝。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雖然也有如“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的襯托,但顯然,白居易不是精于此道的高手,于是,在此之后就突然打住,不寫下去,而轉(zhuǎn)向?qū)懪门纳硎懒恕?br />  
   四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盡管這兩首詩歌在比喻和襯托手法的運(yùn)用上有共同之處,但它們的側(cè)重點(diǎn)是各不相同的。《琵琶行》側(cè)重通過比喻的手法,來表現(xiàn)琵琶彈奏的過程,《李憑箜篌引》側(cè)重通過多方的襯托,來表現(xiàn)箜篌彈奏的效果。盡管它們的側(cè)重點(diǎn)各不相同,但在成功描寫樂曲方面,可以說是各盡其妙。

共 233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聲音原本是無可名狀的,因?yàn)樗浅橄蟮?,因?yàn)樗瓤床灰姡置恢?。說它有,它確實(shí)存在;說它無,它又不見行跡。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盡管聲音很難寫,但還是不乏描寫聲音,尤其是描寫樂曲方面的成功之作。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就是這方面的典范之作。李賀通過連續(xù)八層的襯托,就把李憑彈奏箜篌的神奇效果渲染了出來。使讀者讀后,不得不佩服其高超的彈奏技藝?!杜眯小穫?cè)重通過比喻的手法,來表現(xiàn)琵琶彈奏的過程,《李憑箜篌引》側(cè)重通過多方的襯托,來表現(xiàn)箜篌彈奏的效果。通過對這兩首詩歌的剖析和介紹,我們是否能從中學(xué)到一些什么呢?推薦共賞?!揪庉嫞汉蔽涓辍?/div>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4-24 16:58:58
  文章例舉了兩則用文字描述音樂的典范,值得學(xué)習(xí),問候作者。
與江山作者共同成長!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