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攤販的氣節(jié)
新年伊始,我遇到的一個路邊賣水果的小攤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寒冬雖有暖陽,空氣中仍然透著一絲絲涼意,而這一點兒也不削減人們在新年第一天出行的欲望,我和女朋友也不例外。下午四五點的樣子決定去逛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訴說著今天是不平常的一天。摩肩接踵,螞蟻爬似的半天挪動了一丁點兒地界。上了天橋就要排隊了,上去的時候還算順利,下去的時候就塞車了。我拉過女朋友的手,讓她把雙肩背包背在前面,以防扒手。不是不相信人群中的張三或李四,而是真不敢恭維藏在某個角落的有心人。站了好一會只見上來的人,不見下去的人流有前進跡象。正納悶?zāi)兀笥岩呀?jīng)上得前去,距離我已有三四個人,順著臺階,我也走下去。走了幾步,看到臺階中間,一個蓬頭垢面,散發(fā)著惡臭的男人躺在地上,身體下壓著一塊破布,一個破碗,碗里有幾張錢和幾個橘子,這就是這條中心街上隨處可見的乞討者。我立馬氣憤了,這么擠,攔在臺階上干什么,要錢也該不影響別人呀……平時的憐憫惻隱之心隨著這男人漫無邊際的行為而飛到九霄云外。我不是看不起他,我只是覺得無論什么人都應(yīng)該有氣節(jié)。乞討者應(yīng)該有乞討者的氣節(jié)。
因為此事,心中一直不樂,女友看到草莓說是要買,我一撇旁邊賣水果的車?yán)?,也只剩一兩斤的樣子了,看上去也不是那么新鮮。我問她多少一斤,她說35,我問女友要不,我昨天買的是40,所以35也不貴,女友說不要,小攤販說30也可以,女友說20,她答應(yīng)可以。稱東西的時候,這個老年婦女和我們說起話來:“答應(yīng)給你們,再便宜我也樂意,不會給你們臉色看,如果你要給我錢,把錢打在我臉上,那么娘娘會告訴你,錢我也用過。”我以微笑代替回復(fù)。
心中不由得想到,《禮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瘬P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敝v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fā)生了一次嚴(yán)重的饑荒,一大批窮人由于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jīng)過,施舍給他們。一天,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一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那個餓漢抬起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于路旁?!遏~我所欲也》一文也有類似說法“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辈皇赤祦碇呈钦f為了表示做人的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舍,哪怕是餓死。
這就是氣節(jié)。小攤販的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