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煙火】不夾餡的藕盒(散文)
零八年臘月末,當我把未婚妻因放假晚要來我家過年的消息,告訴父母時,他們表現(xiàn)得極其開心與興奮,笑得合不攏嘴。院子被父親掃了一遍又一遍,家里每間屋子更是被母親收拾的一塵不染。就連每年都會遲到的炸年貨,竟破天荒提前了一天。
臘月二十九,父親早早就開始準備炸年貨食材,并且比往年豐富了很多。蓮藕、地瓜、金針、面丸子是往年必不可少的,蘑菇、豆腐夾、蝦片、綠豆丸子、帶魚、里脊肉,這些都是新入列的食材。
妻子放假后,回到家剛走進屋里,便被滿桌豐富多樣的炸貨驚艷到。父親和母親連忙笑著讓她嘗一嘗好不好吃?因第一次在我家過年,妻子多少有些靦腆,但拗不過未來公婆的熱情相讓,便接過母親遞過的筷子,夾起一個藕盒放到嘴里。父親和母親放下手里的活,齊刷刷看向未來兒媳,期待著什么?
妻子咬了一口藕盒,一臉疑惑地說出一句:“咦?這藕盒中間咋沒餡?炸的藕片呀!”父親和母親對視一眼,表情略顯尷尬。我連忙打圓場:“哦,是這么回事,因我家每年趕集太忙,為省事藕盒從來不加餡,從我小到大一直這么炸?!逼拮勇犕辏缓靡馑嫉匦χf道:“哦,哦,原來是這樣呀,嗯,這樣也挺好吃的。”父親轉(zhuǎn)身用笊籬在油鍋里撈出幾個金黃的地瓜盒,遞向妻子說:“今年先炸的藕盒,先湊合吃吧!吃完這些下次炸的時候咱們也夾餡。來,小櫻,快嘗嘗地瓜盒子,可甜了,你先吃著,我再給你炸帶魚?!?br />
自我記事起,因家里生活條件窘迫,我家就承包了蓮藕池。雖種藕多年,但對藕的吃法卻很保守,基本都是炒著吃或蒸著吃,再就是過年時炸這種“藕片式”藕盒。小時候,常聽母親說,她婚后由于不受爺爺奶奶待見,日子過得很憋屈。而父親又憨厚老實,是個直心眼子,雖已結(jié)婚,但出去做工掙錢回來,立馬交給奶奶掌管。母親想買雙涼鞋,都得去奶奶那里支錢,每次還會碰壁。這也就是為什么母親一直對我們說:“恁爸爸那就是個實心的憨蛋,打工回來,一分錢也不留,弄得我每次買點兒東西都得去找你奶奶要,你奶奶還有一大堆的理由不給。”后來一次母親從地里干活回來,奶奶一家人已吃完飯,把鍋都刷的干干凈凈,一口飯沒給母親留,并謊稱“今天中午沒有做飯”。母親實在氣不過就回了娘家,回來的條件便是必須分家過。
爺爺和奶奶極不情愿,因為分家后,家里便少了父親的一份收入。但迫于母親的態(tài)度強硬以及親家的壓力,最后只好妥協(xié)。由媒人以及院里長輩作證,開始分家,分給了我家兩個碗,幾袋麥子,并答應(yīng)給秋后給一頭小牛(后來奶奶變卦了,母親費了很大勁才爭取來)。分家后,家里窮的叮當響,好在父親能干,從不惜力氣,母親勤勞賢惠,吃苦耐勞。父親去燒磚窯,母親便在家里管著兩三畝地,從年頭到年尾,剛夠吃喝,也存不下什么錢。后來父親便和母親商量,承包了村北的藕坑以及破窯的一大片荒地,從此沒日沒夜地在土地里刨生活。
每年臨近過年,別人家都開始早早地準備過年的事項,而我家卻遲遲不見有動靜。父親每天在藕坑里忙著挖藕,母親則每天起早貪黑去賣藕。就連買年貨都得等到最后一個集,下午時候,母親會讓父親來看著攤位。因為過年最后兩三天父親就不再挖藕,要幫著母親把家里的存藕賣完,以免過年好幾天不趕集會凍壞。父親看著攤子,母親便領(lǐng)著我與小妹去買年貨,也沒有什么可買的,不過是給我們一人買件新衣服,再買點瓜子花糖,幾樣青菜和幾斤肉。隨后母親看著攤子,父親再帶著我們?nèi)ベI幾掛鞭炮、幾盒劃炮、幾把噗啦金、幾張福字,有時候連對聯(lián)都省了。
當時,每年母親賣藕,都會賣到大年三十下午甚至更晚?;氐郊?,放下車子便和父親開始忙碌著收拾院子。每年初一我家院子里都很干凈,母親說“新年頭一天得干干凈凈的”。父親在竹竿上綁上掃帚,身上披個化肥袋子,便開始打掃屋頂蜘蛛布了一整年的網(wǎng)。而母親開始收拾炸年貨的食材,洗上幾塊蓮藕,幾塊剛買來的地瓜,洗凈早上已泡發(fā)的金針菜,便開始切蔥花、姜絲、和面糊,準備炸年貨。
父親收拾完里外的衛(wèi)生,便開始幫著母親炸年貨。因時間太緊,一會還得包餃子,所有食材都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所以我家從來沒有炸過夾肉餡的藕盒,我甚至都沒聽說過。直到上中學后,才從母親嘴里聽到“夾餡藕盒”這個詞。母親賣完藕回來,會給我們說一下今天賣藕的情況,我喜歡聽母親講城里的事,從而經(jīng)常聽母親說:“還是人家城里人會吃,今天誰誰誰又買了幾塊大一點的藕中節(jié),說是好夾肉炸出來好吃?!碑斈赣H說到這里,在我匱乏的認知里,一直錯誤地以為,這種夾餡藕盒是把肉餡灌在藕眼里,然后切成片掛糊炸制,也曾想讓父親試一下,但都被父親以時間緊為由拒絕。因為食材處理簡單,且炸得也少,不一會兒,便炸出來幾樣炸貨。剩的油渣又被摻在餃子餡里。每年大年三十,別人家都包完餃子,點了炮開始吃年夜飯,而我家還在忙碌炸年貨,剁餡子,包餃子。所以我家向來點炮最晚,后來為了避免別人知道我家吃飯晚,父親便讓我早點一會兒鞭炮。
我第一次見夾餡藕盒,是在省城學烹飪的時候。當時有一道菜叫“港式脆皮藕盒”,直到這一刻,才解了我多年的疑惑。我才知道肉餡不是塞在藕眼里,而是把藕頂?shù)肚谐蓨A刀片,把調(diào)好的肉餡夾在里面掛糊炸制或煎制。當時學習的這道菜比普通的藕盒要麻煩一些。把蓮藕切成夾刀片,夾好肉餡后,在淀粉里打個滾,隨后在蛋液里拖一下,然后再裹上面包糠,入熱油炸制而成。外酥里嫩,香氣撲鼻?;丶液笪冶憬o母親露了一手,當時家里沒有面包糠,便用了饅頭渣,一道菜做下來,弄得廚房里亂七八糟。自此,我家還是繼續(xù)炸“藕片式”藕盒。用父親的話說“還是這樣炸省事”,切完藕片用蔥花、姜絲、鹽、十三香稍加腌制,再掛上面糊炸制即可。
令父親和母親沒想到的是,這多年來為圖省事炸藕盒的習慣,竟因未來兒媳的一句話而改變。自從妻子進了我家門,我家炸藕盒便發(fā)生了改革,從“藕片式”藕盒進化成“夾餡式”藕盒。這藕盒也如我家生活一樣,從最初的簡單,隨著妻子的加入,孩子的出生,日子像加了餡料一般,豐富多彩起來……
隨著家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家大年三十的飯比以前早了一些。但由于我與妻子忙于生意,每年回家時,大街小巷已是鞭炮聲聲,連綿不絕。待我們進屋,父親和母親早已包好了餃子,等著我們下班后再煮。碗櫥上的面盆里、鋼精鍋里也放滿了各式各樣的炸貨。
父親會開玩笑地對妻子說:“小櫻,快來嘗嘗這個藕盒,看里面有餡兒嗎?”妻子伸手捏起一個厚厚的藕盒,咬上一口,半開玩笑地對父親說:“嗯,有餡兒,有餡兒!爸,要不是我嫁到咱家來,或許現(xiàn)在還炸藕片呢?”一句話,引得全家人哄堂大笑,年味又濃郁了幾分。
隨著父母年齡越來越大,妻子便與我商量。過年前幾天晚上,抽空幫父母把年貨炸出來?,F(xiàn)在炸年貨不像以前炸那么多,除去上供的,炸夠幾天吃的量就可以。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也會盡量早回去一會兒,幫著老人包包餃子,讓辛苦一輩子的老人得以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