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熱愛】盈寸之翠(征文·散文)
每次路過沁悅軒,總要進去觀賞一番,也不一定要買什么。
一
楊嵐,張秉琮夫婦是玉雕世家。認識她們很多年了。城南碧玉大道旁,一家琢玉店有些年頭了。穿過石頭街市場,對面就是他的琢玉室。我平時喜歡說“沁悅軒”,從來不說“楊嵐的店”。一是那么說感覺挺繁瑣,二是“沁悅軒”這個名字給人美的想象。
在這里,我認識了許多盤玉的“玉友”。他們都是藏玉行家和愛玉之人,其中也不乏經商的。他們欽佩張秉琮精湛絕倫的玉雕技藝,經常許下重金請走他雕琢的玉器。
今天和同事薛秀萍不是路過這里,而是沁悅軒雕得了件奇珍,楊嵐邀和幾個盤玉之人賞鑒她們的寶貝。薛秀萍深受我這玉癡的陶怡也喜歡上了擺弄玉件。今天觀賞奇珍,我邀她一起來見識見識。
輕輕推開院門,迎面花架子上棲息著紅鸚鵡,雙眼骨碌碌地轉著,“歡迎光臨,歡迎光臨!”我沒搭理鸚鵡的叫喚聲。薛秀萍與保安打著招呼,我急切地想看到楊嵐所說的寶貝,徑直從浴鷗式的圓洞門進入??拷鬟厜Ρ谔幎逊e著一大片紅色石頭,一大塊一大塊的雞血石散亂地堆放在東墻角。穿過院廊,繞過影壁便是沁悅軒正門。左廊檐下一只高腳白瓷缸,游弋著朱紅金魚,右廊檐下放置著一大盆琴葉榕,綠意迎人。
來店里賞玉買玉人已經很多,侃侃而談者,可真不少,幾個店員周旋其中,鑒賞評估討價聲,聲聲入耳。環(huán)視四周玻璃櫥柜里,翠玉、白玉、黃玉、墨玉,上面雕琢出如意、貔貅、靈芝、奔馬、金蟾、笑彌勒、雕刻的菩薩慈眉善目低首拈花。成套的翠壺玉盞,以及大牌雕成的花好月圓,福祿壽全,還有各色手鐲,耳墜子,平安扣、擺件,把件,串珠各種成品玉器,琳瑯滿目。這些玉器表面盈潤,質量上乘,即便是這些小擺件、小掛件、盤手小玉串都是上好玉料,價格不菲。
二
店堂當中,擺著一張古色古香的雕花茶幾。幾上一套定窯蓮紋淚釉的精巧茶盞,在店里裝飾燈光的照映下瑩瑩如玉,茶湯褐紅潤亮。女主人楊嵐坐在茶桌邊一張軟登上,低著頭,執(zhí)筆在玉石上專心致志畫著圖案。她同我一樣也喜歡國風服飾,穿一件月白色七分袖蠶絲斜襟盤扣衫。微胖膚白,眉目清凈,有那種珠圓玉潤的風韻與美感。她對面,坐著與她年齡略大幾歲的男主人,他清瘦,衣裝簡樸潔凈精《張秉琮精品玉雕集》封面上發(fā)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目光炯炯,深沉。我覺得張秉琮不像是這個年代人,倒更像是春秋時代的人。雖然他的雙手因常年雕玉的緣故略顯粗糙,但絲毫掩蓋不了他儒雅的形象。他自詡是儒雅的俗人,又是庸俗的雅人。他的玉雕大氣,剛柔并濟,剛處柔,柔處剛,自然流暢不露痕跡。
人未到聲先聞的薛秀萍嚷嚷著,老板,奇珍異寶在哪兒呢?張秉琮見我和薛秀萍尋寶來了,忙起身笑道,齊了齊了,人都到齊了可以開眼了。楊嵐微笑起身,拉著我的手說,只等你們呢。這時我才看到趙卓、何正鈞、陸璇、樸貞惠和她愛人王建峰從人堆中退出圍攏過來。雖說心里有數(shù),沁悅軒今天有寶物亮相,意料之中場面一定熱鬧,但是有這么多人前來觀摩,還是有點感到意外?!坝裼选毕嘁娀サ腊埠米圆槐丶氄f。
張秉琮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他的杰作了。見他登上矮梯輕輕地揭起那頂紅蓋頭,唰,紅綢扯了下來。揚眸間,中正堂之上那個高高的大廚柜里擺放的寶物赫然展示在眾人的眼前。哇!是麒麟,是玉麒麟,關鍵它還是只紫玉麒麟,麒麟是傳說中的神獸。大家七嘴八舌驚嘆不已。紫玉稀有,有玉石皇后之美譽。這只麒麟通身從煙灰紫到粉紫再到紫霞色,深淺的紫色都能出現(xiàn)了。麒麟通身質地純凈通透、少雜質無裂紋,真是堪稱無價之寶。這么大塊的紫玉料實屬罕見,不知道店家從何得來?我細細端詳這是只如豹貓般大小的玉麒麟。看它似龍生建馬,躍洪波,迎雪浪,口銜瑤草,四只強勁的蹄子穩(wěn)穩(wěn)的踏實一堆飛翔的紫煙色云朵之上,昂頭氣軼狂獅,龍頷虎目,搖身游龍嘯天,擺尾芒牛馱日,騰蹄勢奔鹿,大有千里翩然氣欲犇的形態(tài)。這座紫玉麒麟雕工細膩,鬃分銀線冉冉逸動,尾亸玉條栩栩如生。與它對視,一雙紫晶葡萄似的眸子透射出俾睨天下的威嚴,居高臨下仿佛從任何角度看過去,它都在俯視著來店里的每一個人。不愧是嘯日渾如紫氣來,人間喜有玉麒麟。楊嵐說,這作為鎮(zhèn)店之寶,名曰:“紫麒馱日”歡迎大家鑒賞。絕妙!“紫麒馱日”巧奪天工,神形兼?zhèn)?,惟妙惟肖,真是難得的奇珍。
張秉琮興奮地說道,這塊玉從下往上看由煙紫色到紫霞再到點紫,紫如晨霞真是難得。初起這塊玉看整體形態(tài)飛騰狀,苦思冥想,經過幾個月的反復設計決定把他雕成玉麒麟。又經過一年零八個月的苦心雕琢才成今天這個樣子。怎么樣,這效果不錯吧?大家齊聲到,太美了,是獨一無二的珍品。?紫玉屬于高檔次的玉石?,尤其是和田玉紫玉更為真貴。觸摸有細膩、溫潤而澤,縝密以栗,色澤飽滿、細膩光亮,泛紫玉光澤實屬上品好玉。薛秀萍一臉癡迷的樣子喃喃自語道,這寶貝得賣多少錢啊?張秉琮微笑輕輕擺手道,不賣的。何正鈞說,無價,咱們也買不起!我與薛秀萍目光對碰,彼此尷尬一笑。心想,心怡之物往往都是隔水相望,是輾轉思懷,是心輕如縷,是求而不得。
三
這時有位客人推門而入,一聲不吭地買下了張秉琮的新作《天馬行空》。楊嵐說,這位藏玉人每天來店里,已經在飛馬前徘徊了有半個月之久了。不得不說,他有一雙相玉的慧眼。細觀云座上的飛馬,膘肥肌健,馬昂首嘶鳴,雙眼前視,四蹄飛驤,右前蹄騰空,呈飛騰狀,軀干上隱刻羽翅紋,顯然是一匹天馬。這雕工手法大有徐悲鴻八駿圖的神韻。也許,對張秉琮來說,只有這樣的題材,這樣的技法,才能傳達他對趣味和智慧的解釋。這匹“天馬”雖然比不上《關羽走單騎》的滿綠玉牌,卻也是難得的一件上成佳品。難得有人慧眼識珠,張秉琮自然心喜與識玉人結緣。何正鈞成從廚柜中取出一塊清透的水滴玉墜。陸璇眸子一亮,小心地拿過。玉墜清澈,明凈如水,從一側望去,能看到那側的景致。作為愛玉藏玉之人,如果得到一件心怡的玉雕,那種愛不釋手的感覺是無法形容的。
送走顧客,張秉琮說,古有“玉不琢,不成器”的哲理名言。是說,玉之美,在其質,器之美在雕功。材質美是基礎,剛出手的“飛馬”它好在是一塊難得的籽料,有了材質美,才有造型美、紋飾美、特定的玉器才具人文美。物之于精,在于神,雕刻細致入微,心下凜然。一件玉器,若用次材琢磨,即使琢工最好,也稱不上是良玉。玩玉欣賞都是“俏色”和“巧雕”就是雕琢取巧,量料取材。應形而制才使玉件就更美,美得透骨,美得抓人心魂。若是名貴玉材,雕工欠佳,仍不失為一件寶器。很多愛玉之人不惜重金,傾囊購買,這也是它的獨有魅力之所在。世人喜歡美玉,皆因它們溫潤、純凈,經過一番細心雕琢,能夠成為一代精品,萬古流芳。
四
玉是物質的,也是精神與文明的載體。
幾千年來,玉文化的精髓和氣運已經深深地浸滋到人們的精神與生活當中。
比如一根排骨,本身它并不好吃,然而經過廚師加工,有佐料的滲透才得以入口鮮香。所以說,玉石之美,始于天工,成于人匠,臻于人文。只有當玉石被賦予了人文、才具備了玉文化的性質??梢?,萬物若想高貴,就一定要有文化的滲透。
早在《詩經》里有“彼其之子,美如玉,純束而秀玉色”那種含蓄溫婉、顧盼生姿的神韻,是沾染著前世的一絲清寂和孤涼。用“顏如玉”這樣簡單直白的話,來形容女子的體態(tài)儀容是十分妥帖的。金,世俗且張揚;鉆,炫亮而虛華;唯有玉,從千古玦塵走來,靜而無躁,澈而有瑕,溫潤低調,含蓄清絕,簡璞睿智……玉配得上一切美好的詞匯。若將玉比人,有的女子如雍容華貴的金,有的如光芒四射的鉆石,而我更欣賞那玉一樣溫柔、內斂、悲憫的女子。如林徽因、何香凝、方君璧,她們心印相生內質充盈,不招搖、不奪目,安守一隅,她們是疼痛歲月里散發(fā)的一抹幽幽冷香,或是歲月風塵里一身堅硬的傲骨。良玉有本質,焉能不堅強?
之所以把“玉”作為為人的至高境界,顯然是從這“溫潤”二字上得來的。玉有靈性,應人的精魄。新蔥玉手,婉約細鐲,你越是與之親近,它就越發(fā)顯得圓潤,越有光澤。無論哪種玉質,都有一種溫和的光芒,永遠不會咄咄逼人。它們質地細膩光亮,剛剛接觸時可能會有沁涼的觸感,但是接觸時間一長它就會變得光滑溫潤,親切至極。而“和”字的奧秘就在于“潤”字。謙和之人都如盈玉那般,柔和而不耀眼、瑩潤而不犀利。只有像玉石一樣用“潤物細無聲”的低調性格與人相處,才能獲得更多欽慕的目光。
玉不隱所短,白碧之玷。愛玉的人,隨身攜玉,或許只有一塊,既喜歡它的紋路色澤,也喜歡它別致的瑕疵。玉在山而草木潤,玉在河則河水清。我覺得,玉以養(yǎng)心方為上道。每個人都該有一塊溫和潤澤的玉做佩飾。自古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男子佩玉情操風度也化玉養(yǎng)德。女子細膩溫潤的個性,也像是白玉雕成的花樹,脫塵出那種自然天成的尊貴與優(yōu)雅。愛玉的女子,不一定是漂亮的,但一定是優(yōu)雅的;不一定是溫柔的,但一定有著持重靜守的儀態(tài),端莊含蓄、大氣率性、清澈內斂有著禪意的超然。高雅貞潔,虛極靜篤中練達著至善至美,至真至純。
盤活一方玉,品鑒一種美,靜篤一世情,相守一段清喜時光。愛玉,玩玉、藏玉享受盤玩之趣、卻不曾想我的生活也一天天的活色生香起來。我也由那個不諳世事的丫頭,逐漸變得清麗雅致。在動蕩的日子里璞玉懷著未知的神秘,將春天的蝴蝶,月亮的白霜都驚醒,玉是生活的暖色,更是靈魂的草長鶯飛。萬般美好,抱璞歸真,全然于心,盈之滿懷。
謝謝素心,新年快樂!
藏三兩塊美玉,有一兩知己足矣。
放慢匆忙的腳步,多陪陪家人,多觀賞一些美的事物,比如玉,比如書,比如畫,比如聽琴。遙祝新年快樂,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遙祝老師滿心從歡,一路向暖。福澤新歲,諸事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