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古韻今彈 >> 短篇 >> 雜文隨筆 >> 【古韻今彈】后半生我自己的事

編輯推薦 【古韻今彈】后半生我自己的事


作者:柳川 白丁,0.1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68發(fā)表時間:2025-01-11 20:12:03
摘要:我自己的人生思想隨筆


   我偶爾在想,我為什會孤獨。我也偶爾會想,我為什么會思念人。我翻遍了古籍,沒有找到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我自己也沒有編出自己信服的答案。就這樣蹉跎著時光,不免有些孤寂。我翻看著自己的記憶,并沒有找到什么值得留戀的東西,心里不免有些憂郁。
   我不是一個表里如一的人,我也很難做到表里如一。我的人格是如一的,但我的性格確實復雜的——確切的說,我這個人是復雜的。我用這復雜的性格來應對他人,感覺很吃力,說明我自己并沒有很好的適應這復雜的性格。只是在多重的陰影下,把耶穌基督放在供臺上,給佛陀燒香,把十字架丟進泥土里。
   我不接受柏拉圖式的戀愛,身體的戀愛和精神的戀愛一樣重要。失去了任何一樣,我覺得這是對愛情的褻瀆。我不反駁人們對生活的看法,但我反對他們對我的生活指手畫腳,批判我生存的理念,不允許我有不合時宜的想法。
   我是一個自卑的孤傲者,我可以涌入潮流,也可以跳入江河,但我的肩膀只允許理解和喜歡我的人依靠。我是貪圖美色,但我不貪圖肉體。我只貪圖我喜歡的人的肉體。雖然我表面上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小人,但我不否認,我在行為上還能勉勉強強的算一個君子。
   我不喜歡酷暑,酷暑只會使我心情煩躁,皮膚出油刺癢難耐。我只喜歡寒冷的冬季,不熱的春季也可。寒冷使我的頭腦清醒,體重減輕,口腔不發(fā)爛。我曾想過孤獨一生,但有人陪伴也未嘗不可。我奢求的只不過是一張床鋪,夠用的錢財,不生病的身體,家人的健康,還有那未知且能否完成的理想。
   二
   偶然看了《今古奇觀》,令我大為震驚。這是一部明朝代時期由抱翁老人編輯的白話小說。主要選取了馮夢龍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書中的四十篇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它既表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新思想,又留存著消極和庸俗的舊意識,其中也有一些描寫神仙道化、宣揚封建倫理綱常和描寫色情的成分。這種進步和落后交織在一起的現象,正是當時新興市民文學的基本特征。
   其中《兩縣令競義婚孤女》的寫法最令我驚奇,作者把兩個正反的故事來闡述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前一個故事講一對兄弟王春和王奉,各自生了一個女兒。王春之女為瓊英,王奉之女為瓊真。但是在瓊英很小的時候王春就病逝了,但病逝前將家產和女兒托付給弟兄王奉,等瓊英成年之后嫁給他的未婚夫富家潘百萬之子潘華。而瓊真的未婚夫是寒門蕭別駕之子蕭雅。兩女成年后,到了嫁娶之時。潘華貌美如潘安,而蕭雅貌如飛天夜叉之丑陋。王奉起了個不良計,將瓊真嫁給了潘華,瓊英嫁給了蕭雅。潘家是個暴發(fā)戶,潘華不學無術,好嫖賭之事,被潘華敗壞了家產,其女瓊真差點被潘華賣為奴,幸被王奉知道,將女接回家中撫養(yǎng),潘華不知所蹤。那蕭雅勤苦攻書,后來一舉成名,直做到尚書地位,瓊英封一品夫人。有詩為證目前貧富非為準,久后窮通未可知。顛倒任君瞞昧做,鬼神昭鑒定無私。世人只知眼前的利益,不思日后,只要損人利己。豈知人有百算,天只有一算?
   后一故事正好相反,出在五代之季。講的是南唐一個知縣叫石壁,后因糧倉失火,損失估計有一千五百余兩。但石壁是個清官,變賣家產,也不過一半,被軟禁在府里,郁郁而終。而她有一女叫月香,連同丫鬟被牙婆賣為人奴。好在一個富商受石壁救命之恩,就把兩人買了回家,待如親女一樣。但其妻是個心胸狹窄,不記恩情的人,時常刁難二人。但這個富商念及恩情,處處維護,訓斥妻子。后兩人長大,富商出去談生意,被其妻都賣了。丫鬟被賣給牙婆侄子當老婆,而月香被賣給新任縣令給他女兒出嫁時做個陪嫁。幸而新縣令發(fā)現此女是上任縣令的女兒,就想要把自己的女兒先放一旁,讓石壁之女嫁給臨縣縣令公子,以表對以亡石壁敬意,就修書一封詢問臨縣縣令是否同意。臨縣縣令知道石壁的事跡,但并沒有這么做,而是告訴新縣令,他還有第二個兒子,原先婚事不變,而將月香嫁給他的二兒子,豈不兩全其美的事情。壞事變好事,福蔭現報。新縣令義舉,后得高官厚祿。此乃因果循環(huán),報應不爽。
   三
   剛才我看了故事大爆炸入圍的第五篇作品,感慨良多。作者筆下的文章充滿了生活氣息,寫出了中年女性的無奈和人各有命的生活態(tài)度。其實,并不是說她寫的文章就比我好,技巧比我好。而是她寫出了我沒有經歷過得人生,曲折的苦難,畢竟我只有二十幾歲,好像作者已經快四十了吧。有時我在想,這世界上的人都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人生始終是要遭受苦難的。而非人的苦難,是我們生活不可抹去的痕跡。
   小說是體現生活的載體,只要經歷的多,那么從過去的生活亦或是現在的生活中摘出一小段,來加工書寫,想必是易事。我剛入寫作的行業(yè),寫了幾篇小說都是根據古代已有的事改編的。參加生活大爆炸的那篇也是。并不是說我二十幾年的人生虛度了,只是我的生活很平淡,很麻木,激不起一點浪潮,頂多可以把我的身世和家庭拿出來,讓人同情一下,賣弄可有可無的人設。禁錮我人生的不是自由,而是我的性格。我創(chuàng)作的初想是效仿芥川先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方式。不過我僅僅領略了一點皮毛而已。最近就因為古代的題材而產生了困擾,故事離的久遠,跟我們現在的生活隔著一層薄膜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讓我寫自己的生活,挺讓我難為情的,我記得的東西不多,很難湊出有亮點的東西。最近的一部古代題材的小說已經寫完了,下一部準備寫現代題材的,我有些躊躇不前,心里很沒底,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我摸不透現代題材的思路,我有些抵觸,怎樣才能克服這種心理,這無疑是個難題。

共 2208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年輕時往往覺得人生不過如此,但卻同時又很羨慕一些作家寫的文章。到了一定歲數,知道人生不僅僅如此,但也卻不再看很多人寫的東西,覺得太假,假到不值得看。有人說年少讀詩,年輕讀小說,成年讀散文,年老讀哲學或者宗教。原因其實也簡單,經歷不一樣,情感也就不一樣?,F在的我能曬太陽卻寧愿去曬太陽,也不無聊地去讀書,就算是圣經或者老子;實在無聊到不知道怎么打發(fā)時間才去讀書,讀書如同看戲,實在是無聊人的事?!撅L之丐】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水之夢        2025-01-15 02:22:13
  我也奇怪自己,半夜醒來,來到這里,正好讀到這里 ,沒有去數羊。不是不想去看書,而是沒了可看之書。浮躁占了一大半,喜歡的東西越來越少。
在美面前,萬物平等。
2 樓        文友:紀昀清        2025-01-15 08:12:40
  欣賞佳作!祝好!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長篇連載《砥礪人生》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