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獎】花棉襖(散文)
我的童年記憶里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燦若星辰,而花棉襖,便是那最絢爛、最珍貴的一顆,承載著無盡的溫暖、快樂與成長。
小時候,花棉襖是我對過年的殷切期盼。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平日里的生活平淡而簡單,唯有過年,才是孩子們心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而花棉襖,作為過年的專屬服飾,更是成為了我心中夢寐以求的寶貝。在傳統(tǒng)習俗中,過年穿新衣有著辭舊迎新、帶來好運的美好寓意。花棉襖那鮮艷的色彩和精美的圖案,仿佛就是為了迎接新年而特意準備的,它能瞬間點亮村人的眼睛,讓我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仿佛穿上它,我就擁有了整個世界的美好。
上小學時,我是個爭強好勝、愛逞能的孩子,學習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因此,學校組織活動時,老師常常讓我?guī)ь^。而在眾多活動中,我最期待的便是年三十給五保戶送溫暖的活動。因為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可以提前穿上花棉襖,歡歡喜喜地走街串巷,為那些需要關愛的五保戶送去溫暖和祝福。這也與傳統(tǒng)習俗中的尊老愛幼、關愛弱勢群體的美德相契合。
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件花棉襖的模樣。它的底色是鮮艷奪目的大紅色,宛如一團熱烈燃燒的火焰,將過年的喜慶氛圍渲染得淋漓盡致。上面布滿了五彩斑斕的花朵圖案,每一朵花都仿佛有著自己的生命和故事。粉色的桃花嬌艷欲滴,火紅的牡丹燦爛奪目,還有綠色的葉子綠意盎然。這些圖案形態(tài)各異,或含苞待放,或盡情盛開,栩栩如生地綻放在棉襖上,仿佛一幅精美的畫卷?;抟\的面料是洋布的,摸起來柔軟舒適。雖然里子是家織布,可每當我穿上它,就仿佛被溫柔的陽光所包圍,心中充滿了幸福和安寧。衣領是傳統(tǒng)的中式小立領,精致小巧。袖口微微收緊,既保暖又顯得利落,讓我在活動中更加自如。棉襖的扣子是母親做的小金魚樣的盤扣,母親說要年年有魚(余),為整件花棉襖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韻味。
五保戶,是農(nóng)村中最需要關愛的群體之一。他們或因年老體弱,或因身患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和經(jīng)濟來源,生活十分困難。在那個集體主義的時代,他們的生活由集體供養(yǎng),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yī)、保葬(孤兒保教)的政策,雖然與現(xiàn)在的低保和貧困戶有所不同,但同樣體現(xiàn)了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和照顧。小時候,每年年三十,我們都會懷著一顆虔誠而善良的心,給五保戶送溫暖。小學生代表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領隊敲鑼打鼓,從學校出發(fā),走遍村子的各個角落。一路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吸引著大人小孩們的圍觀。而每次都是我?guī)ш?,我微揚著頭,神氣十足地走在隊伍最前面,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喜悅。那種被同學們和小朋友們羨慕的感覺,讓我小小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要做好這件事的決心。這一傳統(tǒng)習俗不僅體現(xiàn)了我們對五保戶的關愛,也傳承了中華民族樂于助人、團結友愛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五年級那年的臘月三十,是我記憶中特別深刻的一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起床,洗涮干凈后,顧不上等大鍋菜出鍋,便從鍋里胡亂抓起一塊豬血糕,急急忙忙地穿上花棉襖向學校跑去。因為今年送溫暖的對聯(lián)是我涂鴉寫的,裝對聯(lián)和慰問品的信封也是我疊的,我覺得自己為這次活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格外興奮和自豪。在學校的操場上,我召集好樂鼓隊,反復操練,力求在活動中展現(xiàn)出最好的狀態(tài)。待時間一到,我們便喊著整齊的口號,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出校門,踏上了給五保戶送溫暖的征程。那天,天氣格外好,天空湛藍如寶石,干凈澄澈,仿佛是為了迎接新年而特意被清洗了一遍。沒有了塵埃的遮擋,太陽光也更加溫暖,灑在我們身上,仿佛為我們的活動增添了一份神圣的光輝。
我們興高采烈地走在大街上,街兩邊站滿了人,男女老少,大家都面帶微笑,紛紛向我們投來贊許的目光。那熱鬧的場面,讓我更加興奮不已,我心無旁騖地往前走,心中充滿了對五保戶的關心和祝福。正當我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前邁進時,突然耳邊傳來一陣脆響,嚇了我一跳。作為領隊的我,深知自己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怎能被這一聲干擾亂了陣腳?我迅速調整心態(tài),恢復內心的平靜??删驮谶@時,一股微微的糊味鉆進鼻孔。我斜眼一看,發(fā)現(xiàn)捧著信封的右臂上,正冒著一點點煙?!把?,玉子,你的棉襖冒煙了。”旁邊圍觀的一個小孩兒咋咋呼呼地喊起來。原來,剛才那一聲響,是某個調皮搗蛋鬼扔的一個小鞭炮,沒扔準,落在了我的胳膊上,燃著了我的花棉襖。這一下,我身子一哆嗦,手里的東西差點掉到地上,淚水在眼眶里打轉,但我強忍著不讓它流下來。我告訴自己,作為學生代表,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決不能掉鏈子,不能讓人們小瞧了我。好在只燒糊了一小塊,無傷大雅。我故作鎮(zhèn)定地繼續(xù)前行,帶領著隊伍完成了給五保戶送溫暖的活動。那次活動,我們得到了師生們及鄉(xiāng)親們的一致好評。他們紛紛夸贊我臨危不懼,遇到突發(fā)事情不緊張,長大了一定有出息。聽到這些贊揚的話,我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之前花棉襖被燒的不愉快早已被我拋到了九霄云外。
回到家后,一向不太待見我的奶奶不干了。她一時忘了自己承諾的大包大攬,扔下手里的活兒,圍裙都沒解,踮著小腳兒就要往外跑。我深知奶奶的脾氣,如果她這一沖動跑出去,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會丟了我給人的好印象。于是,我箭一樣沖上去攔下奶奶,好說歹說,最后以過年圖吉利為理由,讓奶奶安靜了下來。我趕緊脫掉花棉襖,小心翼翼地疊整齊,我要保留著這個光榮的記號,把它放在炕頭一邊,以備明天一早穿上,然后換上平時穿的棉襖,帶著余興未盡的興奮,幫著奶奶洗菜燒火,干得甭提多帶勁兒了。
因了這個花棉襖,那一年,我特別開心。每當我回憶起童年的那些美好時光,那件花棉襖就會像一顆閃耀的星星,在我的記憶深處熠熠生輝。它是我童年記憶中最珍貴的寶藏,承載著我對過去的懷念、對親情的感悟、對善良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憧憬。我會永遠珍藏這份美好的回憶,讓它在歲月的長河中永不褪色。同時,花棉襖所代表的傳統(tǒng)習俗也將繼續(xù)傳承下去,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