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我的“采采卷耳”(散文)

精品 【東籬】我的“采采卷耳”(散文)


作者:懷才抱器 榜眼,34631.6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23發(fā)表時間:2024-11-02 07:50:44
摘要:每個季節(jié),有每個季節(jié)要干的事,這就是生活。霜降來了,我去崮山田野菜薯葉。薯葉就是我的“采采卷耳”。


   很普通的一點事,我喜歡和《詩經(jīng)》的某些經(jīng)典句子聯(lián)系起來,仿佛能夠和千年前的時光對接。
   《詩經(jīng)》留下的文字,美得就像幾千年一直在滴瀝的蜜汁,依然甘甜令人垂涎。且不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也不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隨便挑出一句,都令人盼望迅速老去,走進那個詩境。例如,“采采卷耳,不盈頃筐”,盡管我們至今還在糾結(jié),“卷耳”是蒼耳還是麥穗,但一點不影響我們的審美——朗俊的美人兒,斜筐探身,纖纖玉指,劃過滴露的蒼耳,采采,蒼郁貌,卻遮掩不住采擷之美。
   不管是蒼耳,還是麥穗,我們今天的采摘方式,早就變了,但農(nóng)耕的風景,始終以樸素的姿態(tài),招惹著我們。霜降來了,很多農(nóng)事緊起來,每年這個時日,我不能忘記去采擷紅薯葉,所以,我竄改了那句詩,說成“采采薯葉,盈兜頃筐”,莫嫌不倫不類,可不能打擊我的這種念舊懷舊的風情。
   不忍霜降摧殘紅薯葉,卻又盼著霜打翠綠。每一種物種,都有著自己的涅槃方式,紅薯葉,只有經(jīng)霜,才顯出黛郁的色感,才變得價值不菲。從青青澀澀,到老老蒼蒼,并非是一個令人不忍視不能接受的衰老過程,紅薯葉,經(jīng)霜變褐,才成為江湖中的最終的“倦止”者。真的是令人刮目相看。紅薯一直就是大田最壯觀的景色,綠錦覆地,扯不動一地的鋪設(shè)恣肆。深秋時日,最好把辛棄疾的詩句“燕子忙時鶯懶”改成“燕子忙時蝶懶”,燕子南飛正忙,撇下薯葉,而蝴蝶自在秋風中舞,蝶是褐色的蝶,動物界給了好聽的名字——玄裳褐鳳蝶,學術(shù)著作也被文學色彩弄得不能只是心平氣和地敘述了。
  
   二
   曾經(jīng)的習俗傳統(tǒng),如今變得詩意滿滿了。我可以對人說“采薯葉”了,人們很羨慕,連稱好東西。我老家的母親們,則是在深秋,拐著簍子,薅地瓜秧,準備一冬的菜蔬。曾經(jīng)大棚未出現(xiàn),準備越冬的蔬菜,主要靠地瓜葉。霜降了,葉和梗都不再為地瓜提供養(yǎng)分了,正是可采時節(jié)。拿回家,在開水里一燙,瀝凈水分,散在墻頭,或干凈的草上,曬干裝在缸中。還有一種方式,用粗鹽腌制,保持蒼綠的色感。
   人們對這類菜有好感,首先是不計多少,用起來極省事。膠東人的晚飯喜歡搟雜面湯,(湯,在膠東一帶是用來指面條。其古文意義是開水,這個意思在今天的南方還一直沿用)主料是豆面,摻加一點小麥面,抓上幾大把薯葉,鍋里煮沸,就是一頓佳肴。薯葉總是泛處綠意,養(yǎng)眼也養(yǎng)胃。玉米面不舍得吃,就提前泡好干薯葉,大量摻入玉米餅子,人們稱“菜粑粑”,如果薯葉用食鹽浸泡,一頓飯可以省了熥菜和炒菜,幾個菜粑粑下肚,打個飽嗝,心滿胃足。我母親還發(fā)現(xiàn),烙餅用不著勾面芡,用薯葉,即使烙餅用一兩滴油星,也不會散,薯葉含豐富的植物膠,巧婦烙餅不用油。
   后來讀錢鐘書《圍城》,才曉得紅薯葉開花。在膠東可不易見,可能是品種不同吧。不過,薯葉在農(nóng)婦的心中就是花,在飯菜里一添加,立刻生花,樸素的飲食,就像如花的歲月里的享受。錢鐘書說,紅薯也開花,只是很寂寞。我想,這是作家想喚起人們對普通之物的關(guān)注,引申看來,是提醒我們不能瞧不起那些小人物。
   猶記得,七四嬸眼力不好,很少下田干農(nóng)活,但喜歡霜降后采薯葉,她家的院子很大,大到我們小孩子都懷疑她的成分是不是地富一類,但她四個兒子有三個是軍官,是為革命立過戰(zhàn)功的人,我們很尊敬她。有時候我們割完地瓜蔓,就隨手搭一點在肩,撂在她家的院墻上,我們曾把這些歸為擁軍優(yōu)屬做好事。七四嬸很忙活,她家的做飯間總是水汽滔滔的。秋深至冬,她都挨家送點干薯葉,她有著善良的心思,我們更尊敬她。她不多言語,只說“你們干活忙,顧不得”,這是最好的理由,不求什么感激。這樣的話,只要輕輕地一擰,都能滴出水兒,簡單干凈,就深含著力量,一包薯葉,禮不輕情也重。最終我們覺得叫她“七四嬸”是不尊重,但也不知叫什么,喊她“七四嬸”,聲音都是弱弱的,生怕傷害了她。
  
   三
   崮山是海邊的村落,刨地瓜都延遲至立冬時節(jié),風景在這里,都要多情地堅持一段時間。崮山山石閃著赭紅的光,將秋天弄得很有暖意。那條南溪兩岸,都是農(nóng)戶的菜園,各家都種了紅薯,奇怪的是這個季節(jié)還有水鷺低飛,更有蝴蝶忙碌,所以我總感覺紅薯暗藏著花。隨便蹲在誰家的紅薯地,都不會被吆喝聲驚起,塵世的生活浪漫,就是自己動手,重復一次“采采卷耳”的場景。
   無需打藥治蟲的農(nóng)作物可能只有紅薯,薯葉里有一種對蟲子有抵制作用的化合物,小蟲子都遠離,但大蟲子卻能寄生。小時候記得,深秋刨紅薯時,扯起紅薯蔓兒一抖落,就有“豆蟲”落地。既大且肥,肉墩墩的,胖乎乎的,休息間隙,我們喜歡點燃一把草燒來吃,既香且鮮,后來知道,豆蟲渾身都是蛋白質(zhì)。既然豆蟲都被紅薯蔓養(yǎng)得這么胖,薯葉一定是好東西。所以,我們不難理解,有人就是挑著有蟲眼的菜蔬去買,這是人們的“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樸素哲學觀。
   老家有農(nóng)諺說,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當時。為何在霜降時節(jié)適合采薯葉呢?農(nóng)業(yè)科學告訴我們,霜降霜打,就像一道化學催化劑的加入,可將薯葉的淀粉迅速轉(zhuǎn)化為糖類,這就是薯葉此時最鮮美的秘密。我們可能知道,霜打的柿子會蔫,也是這樣的道理,同時也會轉(zhuǎn)化為糖類,給我們的口感帶來甜蜜。薯葉的特點還在于,經(jīng)過霜打會使薯葉富含氣化酶的物質(zhì),食用后會讓過多的胃酸快速減少。
   霜,這個字眼,在文學上歷來被認為是一種滄桑的表示,組合成“風霜”,簡直就讓人頓覺寒冷。當然剛勁的詩人,完全可以在筆下把風霜化為一道風景,李白就詠道“搖筆起風霜”,詩人取的是風骨。怎樣認識這個“霜”字呢?它有了使物的成熟到了斬釘截鐵的果敢。
   如果拒絕風霜的洗禮,可能薯葉不會在幾天內(nèi)凝練成可入口可滿足舌尖的菜蔬;人不經(jīng)歷世事的風霜,也不可能走向成熟凈斂;文學若無風霜的加入,也不會有“建安風骨”,也不會有恢弘雄放的豪放派宋詞。風霜和苦難組合,就像石墨加進陶瓷,就會成為耐高溫、高強度的特殊材料。很多東西,一旦合成,就會出現(xiàn)奇跡。所謂的剛?cè)嵯酀?,是否也可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其意義,一葉一霜,演繹著世間的哲理。一葉一雨,懂得綠意因何生;一葉一霜,知道品性為何這般美。詩人杜牧,還是發(fā)現(xiàn)了霜葉的意義——霜葉紅于二月花。也有人把風霜和榮華對比著看,難免生出感傷,“榮華能幾時,風霜不足掃”,(陳著《次韻戴成叔》)但看從哪個角度思考,有人能夠從中提取風骨,有人只能徒增感嘆。
  
   四
   飲食生活,不都是有了山珍海味才變得生動而喜歡。人類能夠從大自然里獲得食物,其中有著愉悅感和生存智慧,也屬于美食本身。
   秋天無蒜薹,薯葉的綠梗就是蒜薹蒜蓉。加點肉,翻炒幾遍,盛盤上桌,入口脆酥,要感謝深秋的饋贈。打漿機興起,葉梗入機,嘩啦啦流出綠汁,賽得過清泉流淌。用來和面,包餃子,蒸饅頭,包包子,每一樣美食都那么亮眼,就連綠汁煮米飯,也是換了顏色和口味。在我眼里,綠色是特別養(yǎng)眼的顏色,尤其是白雪飄飄的冬季,一抹綠,就可以打開食欲,就像突然把春天喚來。告訴你個秘密,現(xiàn)代家電的興起,我不再過多腌制薯葉,生怕那個聽聞色變的亞硝酸鹽。也不必晾曬,直接放進電冰箱冷凍保鮮,想一抹綠,就可隨手拿來,仿佛春天就在身邊,就那么觸目,躲都躲不掉。
   始終沒有懂得老家人說的“霜打地瓜葉,拿肉也不換”,(老家人稱紅薯葉叫地瓜葉)其實,并非是一句以苦為樂的自我安慰,在吃肉成為負擔和危險年代,還真的感覺這句話就是真理。
   六十年代,我上小學,幾乎每周都要憶苦思甜,其形式就是吃“憶苦飯”,冬季沒有野菜,我們就吃薯葉做的菜團,到底還是體會不出舊社會人民生活的艱難。
   如今人們喜歡薯葉菜團,并有飲食營養(yǎng)專家還研究出一串好處——止血,降糖,解毒,明目,利尿,提升血小板,防止動脈硬化,增強免疫力……好處不一而足。曹操敗走華容道,被關(guān)羽放過,曹操感嘆“天不滅曹”,這是文學故事,老百姓在舊社會吃野菜,也包含薯葉,也是“天不滅曹”,我把“曹”視為古漢語的“輩”,窮人未必短壽,其實,也有像薯葉這樣的菜蔬維護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薯葉是“高鈣菜”,據(jù)研究,薯葉含鈣是雞蛋的三倍。怪不得那些城里人也和我一樣提著蛇皮袋子鉆進紅薯地。
   薯葉更是“長壽菜”。《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說,“久服輕身延年”。本草,是大家相信的遠古智慧,我甚至想在“松鶴延年”的國畫一側(cè)再畫上一枚或一蔓紅薯葉。
   薯葉還是最好的“美容菜”,薯葉內(nèi)含一種蛋白膠,食之,有助于增強肌膚的光滑度。在中國的醫(yī)藥文化中,早就有“藥食同源”一說,食療,更是當今更為人們接受的一種保健方式。
   時代的發(fā)展,總是給古老的東西以新生。我欣然獲知,在膠東的石島,興起了以薯葉為原材料的“預(yù)制菜”,不必讓我們走進田野,將半制品的薯葉送進我們的菜籃子?!安刹删矶?,可以成為《詩經(jīng)》的經(jīng)典篇目,開啟了親近草木的詩篇;“采采薯葉”,也能夠做出時代的嶄新篇章,成為一個時代的亮點。
   想一想,薯葉曾經(jīng)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廢物,如今,成為新寵,不是徒有虛名,而是物有所值,據(jù)研究,薯葉要比一般的蔬菜高5—10倍的抗氧化物,完全可以把“身體保護神”這個稱謂送給它。
  
   五
   想想那些年,我就把薯葉當作了“豬草”,豬豈不偷著樂?
   好幾年前,我就在陽臺的養(yǎng)花空間栽植了兩盆紅薯,也把紅薯當花草養(yǎng)著,是受了錢鐘書的影響,期待紅薯花開,我來欣賞,打消它的寂寞。始終未等到花開,但嘴饞。每想吃雜面湯了,就從蔓兒上薅下幾片薯葉,放在鍋中煮,那真的是“時時新”啊,一股清香,豐盈了雜面湯的味道。
   “采采卷耳”,卷耳可能是一種藥材吧?采采薯葉,薯葉是美妙的食材,又是藥材,卻勝過藥材。吟著“采采卷耳”,即使到山野,無法對號入座,就摘一把野草閑花,聞聞它的潮濕,嗅嗅它的綠和艷,仿佛就像回到了古代,那真?zhèn)€是返璞歸真。
   莫嘆繁華不得,年華不再,光轉(zhuǎn)影淡的日子里,我們往往忽略了那些跟我們親近的東西,有時候翻翻曾經(jīng)的黑白照片,都有一抹純粹干凈的光射來。采采卷耳,采采薯葉,那才是時光亂云飛渡過后還留給我們的一朵芙蕖,把喜歡的目光投給薯葉,一彎腰,就收獲了“采采卷耳”的意境。
   今晚的飯,就是雜面湯,多加霜后的薯葉。比例失調(diào),一定要突出薯葉的價值。
   采采薯葉,香我齒頰。
  
   2024年11月2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
  

共 413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一篇關(guān)于薯葉的美文。薯葉,在作者的故鄉(xiāng),是田園的風景,綠色或者褐色都美,女人們采摘薯葉,如詩經(jīng)場景。薯葉也是深秋的一道樸素的美食,顯示了故鄉(xiāng)母親們的勤勞和靈巧,以及人性的淳樸和善良。經(jīng)霜的薯葉更鮮美,烤豆蟲,薯葉綠梗都可食用。時代的發(fā)展,讓薯葉煥發(fā)光彩,成為新寵,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讓人趨之若鶩。作者栽種紅薯,為欣賞,也為食用,感受著“卷卷采耳”的詩境。文字席卷著薯葉的清香漫溢,淳樸的情感,情趣的蕩漾,人生的領(lǐng)悟,人性的表達,讓散文迸射出美感與詩意,讓薯葉靈氣飛濺,散發(fā)著古老和現(xiàn)代的氣息。散文還富有知識性,讓人了解到薯葉的營養(yǎng)價值,不由愛上薯葉。散文表達了作者一種刪繁就簡的飲食態(tài)度,一種質(zhì)樸的生活態(tài)度。飲食不一定要饕餮大餐,健康有味的飲食其實是簡約的,天然的,原汁原味的,就如文中那碗放了薯葉的雜面湯,清香裊裊,滋味甘美。人生的美好也不一定非要觥籌交錯的喧鬧,燈紅酒綠的繁華,若是深秋,秋風里,夕陽下,在田野間“卷卷采耳”、“采采薯葉”就很美好。采采薯葉,香的不只是齒頰,還有似水的流年和恬淡的時光。佳作推薦?!緰|籬編輯:簡柔】【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41102003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簡柔        2024-11-02 07:58:08
  薯葉,我們這里叫“地瓜葉”,一般用來清炒,綠汪汪的,像藏著一座碧山。作者筆下的薯葉,有詩經(jīng)的意境,有生活的思考,富有情趣,人心的淳樸與厚道,紛飛的鄉(xiāng)愁在薯葉里飄揚。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讓人必須愛上薯葉。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清歡,離不開一盤清炒薯葉,或一碗薯葉面片湯。美文,欣賞。
回復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2 13:41:27
  我們膠東人也習慣稱為地瓜葉,也有叫薯葉的,少。一般是剝皮清炒地瓜梗,挺鮮美的。地瓜葉鋪滿土地,碧綠一片,真的是風景,從小要割地瓜蔓,可費勁了,很累的活就是這個。喜歡詩經(jīng)里的“采采卷耳”,真清新,朗朗上口,就想這個葉子是否就是卷耳。起碼有著同樣的風情,美食的概念,我覺得并非完全是大魚大肉的,地瓜葉做好了也是美食,尤其加進鄉(xiāng)愁的元素,吃起來浮想聯(lián)翩,格外熱愛。我查了,也問醫(yī)生,他們也認為地瓜秧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特別是維生素,還有抗癌功能。我比較喜歡用地瓜秧煮雜面湯,吃起來梗容易懷舊,那時,我們村的人家,晚上一頓飯最省事就是這種雜面湯,我至今還經(jīng)常吃,不厭。非常感謝簡柔老師的美編美評,遙握,問候秋祺,期待你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萬事勝意!
2 樓        文友:我是塞翁        2024-11-02 08:51:50
  讀了老師的文章,才知道薯葉也是上好的食材。我們老家一般只吃其細莖(梗),看來還是我們“淺顯”了。今天說是空氣中度污染,停工了。所以第一時間拜讀老師的大作,長知識了。
回復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2 13:46:26
  知塞翁老師工作忙,難得輪休一次,辛苦了!謝謝你給懷才小文留墨!曾經(jīng)的生活很窮,吃不上好點的蔬菜,所以人們就儲備地瓜葉過冬,抓一把地瓜葉,清炒活蒸食,都是不錯的,起碼筷子不空。各地有各地的吃法,怎么說是淺顯呢,風俗不同,各種吃法都是有智慧的。。我們這里秋高氣爽,怎么安徽那有霧霾嗎?可能是內(nèi)陸地區(qū),空氣流動慢點的關(guān)系。注意保護自己。遙握,繼續(xù)期待塞翁老師的作品,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3 樓        文友:我是塞翁        2024-11-02 08:54:10
  我們老家也把薯葉當“豬草”,各地看來還是一樣的。
回復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2 13:47:28
  我們老家也是用地瓜葉地瓜梗做豬飼料,都是上機器粉碎,再發(fā)酵喂豬??赡芰曀撞畈欢唷_b握,問安!
4 樓        文友:滴善齋        2024-11-02 09:02:27
  這篇散文以薯葉為載體,展現(xiàn)田園風光與故鄉(xiāng)風情。薯葉不僅是美食,更蘊含著人性美。它隨時代煥新,彰顯價值。作者表達刪繁就簡態(tài)度,讓我們領(lǐng)悟人生美好在于質(zhì)樸,如那碗薯葉雜面湯,香在時光里。 祝懷才老師身體健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2 14:25:03
  我是很喜歡地瓜葉煮雜面湯,很鮮美。地瓜葉也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維生素含量高,對胃酸有著很強的抑制。是個好東西。小時候,家里窮,常常在秋季采地瓜葉儲備留作過冬,真的佩服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田園給我們的永遠是呵護,就像鄉(xiāng)愁,一直是我們感情中最美的東西。到現(xiàn)在,我還動不動晚飯就吃兩碗雜面湯,最好用膠東的蝦醬,我喜歡用豆瓣醬,一攪拌,別樣的香。謝謝滴善齋老師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作品,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5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4-11-02 09:52:00
  真巧,我前幾天閱讀,看過“采采卷耳”一詞,不懂,犯懶,沒查,今天看了老師的解釋,豁然開朗。普通的紅薯葉,其食用價值如此高,我真是深感無知,老師的美文,給我補上一課。我地里的紅薯葉長得很茂盛,天冷后,我認為不能吃了,直到現(xiàn)在還郁郁蔥蔥,我準備當雜草拔掉。老師不僅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還有很多飲食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從內(nèi)心佩服。平凡的紅薯葉,被老師寫得不同凡響,讀后,倍感百姓生活的恬淡和幸福。精彩之作,拜讀學習,秋日安好,寫作愉快!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2 14:34:16
  韓老師好!上午開車去威??匆粋€病號,下午回來。我還沒有來得及看你的精彩小說《校慶》,我曾負責籌備過我所在的學校的校慶,不知韓老師筆下的校慶是怎樣的故事,期待著。“采采卷耳”,我非常喜歡這種描寫,清新唯美,讀書時略知一點意思,但未深入研究,這次寫紅薯葉,一下子想起,頗有點類似,就扯上了。小時候我不是很喜歡吃地瓜葉,但老了要考慮健康,所以就關(guān)注了。今年秋天我去田野采摘的地瓜葉大概有個三四十斤,全部儲存,冬季地瓜葉也會大放異彩,點亮一碗雜面湯的。我知道韓老師在上海那是大地主的身份,南方的節(jié)氣來得晚,不要發(fā)急,過幾日,去采摘,只要葉子,回來用開水燙一燙,瀝干水分,然后裝袋,貯存于冰箱,最好是冷凍,冬天可以拿出化凍,炒著吃,搟面條放進去,都是最好的搭配。比買來的那些大棚蔬菜好多了。我可能患病以后更關(guān)注飲食健康了,挺人家說,再上網(wǎng)查,獲得不少。幸福從我們身邊來的,這種追求,永遠不會失望。遙握,繼續(xù)期待韓老師的作品,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6 樓        文友:森林大地        2024-11-02 12:00:10
  想象有多遠,文章就有多美。老師的文章總是清新脫俗,仙境漂逸。好的,今天嘗到可口的大雜膾。祝老師生活愉快!
回復6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2 14:36:56
  謝謝森林老師的美評。普通人寫普通的事,感悟時光對我們的好,心里舒坦。年輕就記得那句“采采卷耳”,所以進地采地瓜葉,就想起這個詩經(jīng)句子,有幾分相似,于是就來一番感慨了。希望小文能給讀者美感,追求俗中出彩,是創(chuàng)作的方向。特別期待森林老師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萬事勝意!
7 樓        文友:蔚藍楓葉        2024-11-02 12:10:22
  曾記得奶奶說她們年輕時候光吃紅薯葉,包菜團子吃。我從來也沒品嘗過。拜讀懷才抱器老師這篇美文真讓我對紅薯葉刮目相看,原來它不僅是一抹綠,更是給健康養(yǎng)生的美味佳肴!真讓我垂涎三尺!好文!贊!贊!贊。
回復7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2 14:40:37
  謝謝楓葉老師的美評!70年代前,我來家人冬季就吃地瓜葉,扛過嚴寒,那時沒有大棚蔬菜,地瓜葉是主角。地瓜葉烀菜粑粑吃,是最美的吃法,相當于楓葉老師說的菜團子吧?現(xiàn)在街市上也有賣的,買點嘗嘗。地瓜葉含有一種膠質(zhì),對養(yǎng)顏,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多吃點對肌膚也好。人們稱其為美容菜,這是經(jīng)驗。遙握,問候秋祺,謹祝創(chuàng)豐!
8 樓        文友:欣然花開        2024-11-02 15:56:33
  薯葉的好,薯葉的詩意,都在懷才老師的文中,讀完之后,無人不愛薯葉了。紅薯葉,紅薯,我都喜歡,原來還有這么多功效,可稱得上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采采卷耳,采采薯葉,采采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采采生活中的詩意美好,好文拜讀學習了!問好老師,日日安好,創(chuàng)編快樂!
隨心而有趣的人
回復8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2 16:15:02
  謝謝欣然老師的美評。辛苦了!在膠東農(nóng)村,有一句話——粑粑地瓜飯,說的就是農(nóng)民最普通的飯食,玉米棒子和地瓜。地瓜葉當然不是飯,是菜,冬天無新鮮蔬菜,晾曬的地瓜葉就是冬天蔬菜主角了。地瓜葉好處多多,據(jù)說美容,欣然老師可多吃一點。詩經(jīng)的“采采卷耳”,我始終覺得那時曾經(jīng)農(nóng)事的鏡頭,所以,凡是采摘,我就想起這個詩句,美感就增加不少,故引用。遙握,期待佳作,問候秋祺,謹祝創(chuàng)豐!
9 樓        文友:楓樺        2024-11-03 04:03:47
  薯葉竟然有這樣的妙處,簡直逆天了。想不到,地瓜葉子會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來自于生活的實踐,是那么的真實可親。老師如數(shù)家珍般的敘述,是來自于生活中積攢而來的自信。文字細致,對生活動的點點滴滴有著深刻的領(lǐng)悟,頗有汪曾祺先生的味道。拜讀老師的好文!
回復9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3 06:57:20
  有幾個晚秋,我就去采了地瓜葉。所以就格外關(guān)注,包括與人交流,上網(wǎng)查詢,才有了一些認識。我往北方走,去內(nèi)蒙古,從吉林白城邊上經(jīng)過,沒發(fā)現(xiàn)有地瓜地,但和東北人交流,也有地瓜吃,可能是山東這邊運輸過去的吧?一個腸道不太好的大姐,常年吃地瓜,說地瓜是保養(yǎng)品。我覺得地瓜葉,包括地瓜,可能對抑制胃酸很有作用。走進田野,才地瓜葉,算不上干農(nóng)活,但一下子覺得舒坦,悠閑得很。換一個方式休閑。我也喜歡汪曾祺散文的質(zhì)樸,包括喜歡沈從文,讀他們的作品,想從中摘抄幾個精彩句子,太難。不以華麗取寵,而以樸素風格贏得目光。我很喜歡。非常感謝楓樺老師留墨。遙握,期待佳作,謹祝創(chuàng)豐!
10 樓        文友:李湘莉        2024-11-03 07:01:04
  那時候生活很苦的,盡管懷才老師的筆調(diào)輕松浪漫,我們依然讀出了生活的艱辛??梢姂巡爬蠋熡幸活w豁達的心,讓困苦的生活化成一個個溫暖的文字,讓人們看到生活的美好。在八九十年代,人們很長一段吋間是再也不吃薯葉的,也許是吃怕了?,F(xiàn)在生活好了,重新吃起了薯葉,那是兩種生活方式啊。之前為了充饑,現(xiàn)在為了養(yǎng)生。好文章,字里行間流淌著鄉(xiāng)情鄉(xiāng)誼,洋溢著詩情畫意,布滿了溫暖,給人啟迪。我今中午煮飯,也榨點菜汁,放米里,吃一頓綠色的飯。大贊才情,遙握問安!
回復10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03 07:36:09
  謝謝湘莉老師的美評。同樣是吃地瓜葉,在不同的年代,滋味和含義是迥然不同的。那時吃地瓜葉為了果腹,越冬。如今算是情調(diào)了,而且越來越關(guān)注地瓜葉的充分,采摘時間,怎樣做著吃。如果是女人走進地瓜地采葉,那景象就很可觀。小時候我是跟著母親去地里采葉,只覺得是一次勞動,現(xiàn)在當成了情調(diào),想到詩經(jīng)的句子,感覺大不同了。遙握,期待湘莉老師的作品,謹祝創(chuàng)豐!
共 13 條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