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根與魂】【流年】非遺美食蝦爆鱔面之傳說(散文)
一
杭州山色美景,世人皆知。論起杭州美食,鮮有人知。其實,杭州美食并不輸于山色美景。就拿面食來說吧,就我所知道的面食就有:豬肉蓋碗面、炒雞面、雞絲面、三鮮面、筍潑肉面、耍魚面、鹽煎面、大熬面、子料澆蝦臊面等等。蝦爆鱔面,更是其特色面食之精品美食。
2018年的春天,人間芳菲四月天。
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線下采風小組成員:紛飛的雪、五十玫瑰、燕剪春光、蘆汀宿雁、妖怪山、一海明月外加兩位文友,一共八人,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杭州、烏鎮(zhèn)”任意游活動。
采風是名,加深友情是實。依稀記得,這次杭州行入住的地點選在了西湖大道旁邊的佑圣觀路165號的通潤大廈。
春風拂面,文友相聚,心情舒暢。只是午飯還沒有著落。社長紛飛的雪問我:“中午,我們在哪里吃飯?”
我一點都沒有遲疑,立刻回答:“走,咱們去奎元館吃蝦爆鱔面去。”
杭州老百姓流行一句話,到了杭州,必須到奎元館,如果說,在奎元館沒有吃過蝦爆鱔面,等于沒有來過杭州。
奎元館是杭州的老字號面館,有“江南面王”之美稱。我們現(xiàn)在去的奎元館總店,位置是民國時期杭州最繁華的地段官巷口即現(xiàn)在的解放路與中山中路交叉口。這里主營面食,當然也有豐富的甜點糕點。主營的面條,選料講究,由專人制作。最負盛名的要數(shù)蝦爆鱔面和片兒川。
我當即解釋說。
打開高德地圖搜索“奎元館”三字,一看,真有喜出望外之感,原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奎元館總店離我們住的酒店只有一千米路程。
走進店門,撲面而來的是是那幢三層樓建筑物門楣上,由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題寫的“奎元館”三個金字;兩旁書寫的名聯(lián)是:“三碗二碗碗碗如意,萬條千條條條順心?!痹⒁饷篮米T浮4髽巧戏绞怯晌覈麜嫾页淌l(fā)先生“撰寫”的“江南面王”四字匾額,閃閃發(fā)光,顯示名店別樣的文化底蘊。
走進店內,果然名不虛傳,顧客盈門。我們一行,一時還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問服務員是先開票還是先找座位。服務員告訴我,先找座位坐下來,然后在座位上買票。這里的每一張桌子上面都貼有二維碼,拿出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奎元館的菜單頁面就出現(xiàn)了,很快我們就找到了尋覓已久的兩碗面:蝦爆鱔面和片兒川面。
二
要說“蝦爆鱔面”必須先說“奎元館”。對中國的地名、物品名、人名,我喜歡刨根問底??^原名是“魁元館”。
最初,奎元館店面很小,甚至連招牌都沒有,名不見經傳。那時,朝廷大興科舉,全省各地的讀書人中了秀才以后,都要到杭州貢院來考舉人。這些考生要吃了早點進考場,店主為了招徠生意,特地燒了一種“三元面”供應顧客。這“三元面”其實就是在面碗上放了三只剝了殼的茶葉蛋,取“三元及第”的意思。這“三元及第”可不得了,是說,一個人,在科舉制度下,鄉(xiāng)試、會試、殿試接連考中第一名。那時,三者第一名分別被稱作:解元、會元、狀元,這三者合稱為“三元”。此意,民間俗語叫“連中三元”。因為寓意吉祥,來趕考的秀才都喜歡討個口彩,面店的生意漸漸好起來。
那個趕考的秀才,雖家境貧寒卻滿腹詩書,店主送上三枚茶葉蛋并祝連中三元。秀才不負眾望,中了貢元,念及店主的恩澤便登門拜謝,看面館還無招牌便揮筆寫下“魁元館”。此后,“魁元館”顧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多,后任店主因嫌“魁”字有“鬼”旁,為避諱改為“奎”字,一直沿用至今。
依據《古代漢語字典》,我發(fā)現(xiàn)“奎”與“魁”,除了音同,兩字都是形聲字,沒有其他交集。“奎”有二義:一是指兩股之間,比喻狹窄的地方;二是星宿名?!翱钡谋玖x是指勺子。除此外還有四層意思:一是形容高大、威猛;二是作為名字有首領、主帥之意;三是科舉考試中的第一名,即狀元?!翱^”中的“魁”字,就是這個意思。“魁”字,最后一個意思就是“第一”。
一百年來,尤其是第六代傳人陳桂芳繼承祖業(yè)后,奎元館進入了鼎盛時期。陳桂芳不僅揚片兒川面、蝦爆鱔面之長,還銳意創(chuàng)新,根據四時季節(jié)的變動和消費者的愛好,分別創(chuàng)出了“春筍步魚面”“蝦黃魚面”“蟹黃面”“羊肉大面”的四季時面和“過橋面”“品鍋面”等特色面種。由此,奎元館的面名揚四方,多方食客慕名而來,使得奎元館更加聲名遠揚。
曾幾何時,名人與奎元館結下不解之緣。幾十年間,就先后接待了蔡廷鍇、蔣經國、李濟深、陳叔通、梅蘭芳、竺可楨、蓋叫天、周旋、董建華、金庸等眾多各界著名人士的光臨。
1945年8月,抗戰(zhàn)勝利后,原國民黨第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同李濟深到奎元館,并留下墨寶“東南獨創(chuàng)”。
歲月不居,時光荏苒。又是一個五十年過去了。
1996年,金庸來到杭州,參加浙江大學百年校慶。三天停留時間里,三次登門奎元館,每次點名要吃蝦仁爆鱔面。餐后應主人邀請,欣然為奎元館題詞:“奎元館老店,馳名百卅載;我曾嘗美味,不變五十年?!?br />
從1996年始,時光倒退回五十年即1946年,那年,金庸先生正好大學畢業(yè),擔任上?!洞蠊珗蟆肪庉?,同時,也是金庸先生和原配太太杭州人杜治芳結婚的時候。一個初入社會的青年,在臨城風光秀麗的西湖,紅顏作伴,美食好酒佐料,這是何等愜意的時刻。
俗話說初戀總是難忘的。爾后幾十年里,金庸先生身邊,雖然佳人換了又換,但初戀的味道與舌尖上的美味,總是令人難忘的。哪怕五十年過去了,那歲月深處的美味卻一直藏在先生的心里。
三
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奎元館努力保持、發(fā)揚傳統(tǒng)經營特色,技藝精益求精,生意更見興隆。“片兒川面”“蝦爆鱔面”“紅油八寶面”“海四寶面”“金玉滿堂面”等已成為“中華民吃”。當然,奎元館的面里,最有名氣的,還是蝦爆鱔面。
作為非遺美食,蝦爆鱔面究竟美在何處?筆者綜合各方資料概述如下:
蝦爆鱔面,正確的讀法應該是:蝦、爆鱔、面。
蝦是河蝦,新鮮飽滿,洗凈加蛋清上漿清炒至白嫩。廚師行業(yè)的專業(yè)術語叫:滑炒蝦仁。
爆鱔,是蝦爆鱔面的靈魂。
鱔魚,基本上是青壯年的鱔魚,用杭州話說,這個鱔魚稱為“秤桿鱔魚”,也就是說,鱔魚的粗細大小像秤桿一樣均勻。選好鱔魚后,經過“熟穿”,就是去骨去內臟,然后截斷。
第一步,選好上等的菜籽油進行炸制。炸制它必須經過兩道工序:第一次結殼,第二次要成型。
第二步,要進行煸炒,煸炒時必須加入兩種配料:一個是蒜薹,一個是洋蔥。煸炒的時候,注意不能太熟,因為一旦太熟,它外面的殼子就沒有了。
第三步,煸炒結束的時候淋上麻油。
所謂的三道油就是: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直至鱔片黃脆。
面,是奎元館按照自己的配方做的成面。成面必須加入一些食用堿,食用堿的作用就是提高面的精度。這個面顯著的特點就是必須經過二鍋,它是以熟面在制面的一個過程。二鍋出來的面,要醒上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之間。這樣的面,口感好,有韌性,比較光滑。
這樣的蝦爆鱔面:蝦嫩,潔白如玉;鱔魚清脆,黃亮如金;面條柔滑透鮮,香氣襲人。鱔、蝦、面三者的香氣裹挾在一起,食客吃在嘴里,味在舌上,香在鼻中,鮮香脆嫩,那滋味是美不勝言。不僅如此,蝦爆鱔面還有調理氣血雙補、壯腰健腎之功效。
片兒川,是奎元館的另一種特色面。其主要食材是精制面條、綠嫩雪萊、時鮮筍片和新鮮腿肉。相傳是從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寫的“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中得到的啟示。其名字來源,主要也是食材的組合方式:其中“片”指的是食材均被切成片狀,而“川”在杭州話中指的就是面條。烹飪時先將主要食材用沸水汆熟,然后再加入人工手制的面條燒煮而成。因“汆”與“川”同音。所以才叫“片兒川”。
現(xiàn)在,奎元館的面,不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面食,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意義。反映了杭州地區(qū)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論語》開篇第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文友自遠方來,到奎元館請吃一碗面不亦樂乎。真可謂:一“面”之交,終生難忘!
讀完這篇文章,我仿佛與作者一同走進了杭州,走進了奎元館,去感受那份來自江南的獨特的風情。在這里,每一口面條都能讓你感受到杭州的溫暖和詩意,每一次品嘗都能讓你對這座城市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這不僅僅是一碗面的旅行,這是一次文化的探索,一次心靈的對話。
這篇文章讓我對杭州有了更深的認識,對美食有了更深的體會。在這里,一“面”之交,或許真的能成為終生難忘的記憶。愿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這篇文章的引領下,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美味與感動;在杭州的春光里,讓我們共同品味那份來自江南的詩意與溫情。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